安第斯火烈鸟

安第斯火烈鸟【安第斯火烈鸟】安第斯火烈鸟(学名:Phoenicoparrus andinus) 。体长102-110厘米,体大而甚高,是一种体羽偏粉色的水鸟 。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 。亚成鸟浅褐色,嘴灰色 。
通常栖息于河流湖泊附近的浅滩上,是一种非常着名的涉禽 。常结成数十至上百只的大群一起生活,飞行时颈伸直 。多立于鹹水湖泊,嘴往两边甩动以寻找食物 。在浅滩用芦苇、杂草、泥灰营造圆锥形巢穴 。性机警、温和,善游泳,但很少到深水域,飞行慢而平稳 。以水中甲壳类、软体动物、鱼、水生昆虫等为食 。
主要分布于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仅限于安第斯山脉) 。北京动物园1973年首次饲养展出安第斯红鹳,1976年繁殖成功 。火烈鸟寿命长,达到了50岁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安第斯火烈鸟
拉丁学名:Phoenicoparrus andin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红鹳目
科:红鹳科
属:红鹳属
种:安第斯火烈鸟
分布区域: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
形态特徵体重1500-4100克,体长1- 1.4米,翼展1-1.6米 。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淡粉色,飞羽黑,覆羽红 。嘴的基部和脚鲜黄色,无后趾,翅膀扇动时可见到明显的黑色的次级飞羽,肩羽的羽轴有稀疏的黑色斑点,体形似智利红鹳 。

安第斯火烈鸟

文章插图
雄雌相似,是一种多姿多彩的大型涉禽,全身的羽毛主要为朱红色,特别是翅膀基部的羽毛,光泽闪亮 。头,颈和上胸部较深的红色 。它的体形长得也很奇特,身体纤细,头部很小,镰刀形的嘴细长弯曲向下,前端为黑色,中间为淡红色,基部为黄色 。黄色的眼睛很小,与其庞大的身躯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细长的颈部弯曲呈“S”形,双翼展开达160厘米以上,尾羽却很短 。此外,它还有一双又细又长的红腿,脚上向前的3个趾间具红色的全蹼,后趾则较小而平置 。与其他火烈鸟大小、三级飞羽和腿的颜色都不同 。虹膜黄色;鸟喙浅黄色和黑色,端黑;脚黄色 。亚成鸟灰色,上体有明显的条纹 。栖息环境栖居在秘鲁南部和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区海拔2500米左右的盐水湖 。生活习性集群喜欢结群生活,往往成千上万只,甚至多达10万只以上聚集在一起,一个挨一个紧密地排列着,与雁类相似的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远远望去,红腿如林,似蜘蛛一般,一条条长颈也频频交替蠕动,十分壮观 。如果乘飞机向下观看,遍地通红,绵延好几公里,就象一块巨大的红地毯,又宛如一片在泥沼原野上沸腾着的红色波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性情温和,平时显得胆怯而机警,游泳的技术也很出色 。飞翔时,能把颈部和两腿伸长呈一条直线,而且只要有一只飞上天空,就会有一大群紧紧跟随,边飞边鸣,就象一条红色的彩练从蓝天白云中掠过 。食性食物以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蠕虫、昆虫幼虫等为主,偶尔也吃小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 。进食的方法与众不同,十分奇妙,先把长颈弯下,头部翻转,然后一边走一边用弯曲的喙向左右扫动,触摸水底取食 。由于喙的构造特殊,下喙的沟深,上喙的浅而呈盖形,边缘有稀疏的锯齿和细毛,倒置在水中就像个大筛子一样,可以快速地将水吸进来和滤出去,并使食物留在嘴里 。另外它的舌很大,也可以帮助将水压出和防止吞食大块的物体 。分布範围原产地: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秘鲁 。游蕩: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