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 五 )


地下水

文章插图
地下水我国地下水质量分布的总体规律是:南方地下水质量优于北方地下水质量,东部平原区地下水质量优于西部内陆盆地,山区地下水质量优于平原,山前及山间平原地下水质量优于滨海地区,古河道带的地下水质量优于河间地带,深层地下水质量常常优于浅层地下水 。东北地区地下水质量优劣不均局部污染 。东北地区地下水质量从山区到平原由优变劣,基岩地区地下水质量优于鬆散岩类地下水,承压地下水质量优于潜水 。该区大部分地下水为可供生活与工农业供水水源,松辽盆地中部地下水质量差,不宜直接利用 。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导致部分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遭受污染 。华北地区地下水质量分带明显污染普遍 。华北地区是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地下水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大 。该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黄淮海平原及其外围山区,浅层地下水质量分布具明显的分带规律,从山区、平原到滨海,地下水质量由优变劣,且城市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 。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可供直接饮用 。西北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差污染较轻 。西北地区地下水质量天然不良,并呈由山区向盆地、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部,地下水质量呈现出由优变劣的变化特点,表现为环带状分布特点,不宜直接利用的地下水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8% 。在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干扰影响主要表现为开採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地下水污染程度总体较轻 。南方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优良局部污染 。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质量优良,可供直接饮用,其中江西、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市),可供直接饮用地下水的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 。但在一些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较大,浅层地下水遭到污染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展核心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差,人们对浅层地下水的开採越来越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採越来越多,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地下水
地下水

文章插图
地下水 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下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开发正在向“深”、“广”发展,开採层不断加深,开採範围不断扩大 。全国660个城市中,开採地下水的城市400多个;地下水有效灌溉面积7.48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过去东南沿海从不开採地下水的地区,大量开採地下水;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因浅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採大量转向深层地下水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水源支撑,另一方面不合理超量开採地下水,诱发了许多环境地质问题 。特别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北方城市和地区,掠夺式开採现象严重,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中国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图》根据全国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资料编制而成,反映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主要分布在地下水集中开採和超量开採地区 。补给方式地下水主要有降水入渗、灌溉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补给,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 。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侧向补给 。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泉、潜水蒸发、向地表水体排泄、越流排泄和人工排泄 。泉是地下水天然排泄的主要方式 。主要功能地下水与人类的关係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地下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 。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 。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 。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