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下开採


矿床地下开採

文章插图
矿床地下开採【矿床地下开採】《矿床地下开採》是2009年3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涂建平 。本书讲述了矿床地下开採总论、矿床开拓、採矿方法以及大量事迹案例 。
基本介绍书名:矿床地下开採
作者:涂建平
ISBN:9787122044174
定价:28元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矿床地下开採》是《採矿实用技术丛书》之一,分为矿床地下开採总论、矿床开拓、採矿方法三篇,具体内容包括矿床工业特徵、矿床开採单元的划分及开採顺序、辅助开拓巷道、开拓方案的选择、回採的主要生产工序、矿柱回採和採空区处理、地下採矿设计基本知识等 。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加以说明,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矿床地下开採》可供从事採矿专业的生产、科研、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图书目录第一篇 矿床地下开採总论第1章 矿床的工业特徵1.1 矿石的工业指标1.2 矿石与围岩的性质1.3 矿床分类1.4 金属矿床工业特徵第2章 矿床开採单元的划分及开採顺序2.1 矿田和井田2.2 阶段和矿块2.3 盘区和採区2.4 矿床的开採顺序第3章 矿床开採步骤和三级储量3.1 矿床开採步骤3.2 三级矿量第4章 矿石损失与贫化和对矿床开採的要求4.1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概念4.2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原因4.3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计算和统计4.3.1 矿石损失与贫化计算公式的论证4.3.2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计算程式4.3.3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统计4.4 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的措施4.5 对矿床开採的要求第二篇 矿床开拓第5章 矿床开拓方法5.1 概述5.2 开拓方法分类5.3 单一开拓法5.3.1 平硐开拓法5.3.2 斜井开拓法5.3.3 竖井开拓法5.4 联合开拓法5.4.1 平硐与井筒联合开拓法5.4.2 明竖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5.4.3 明斜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5.4.4 平硐、竖井、斜井与盲斜坡道联合开拓法5.5 斜坡道开拓法5.5.1 斜坡道的线路形式5.5.2 斜坡道的主要参数第6章 主要开拓巷道6.1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6.1.1 各种主要开拓巷道的比较与评价6.1.2 影响主要开拓巷道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6.2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6.2.1 影响确定开拓巷道位置的因素6.2.2 主要开拓巷道沿矿体走向和位置6.2.3 主要开拓巷道垂直走向的位置选择6.3 保全矿柱的圈定6.3.1 保全矿柱的圈定6.3.2 保护地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措施第7章 辅助开拓巷道7.1副井和通风井7.2溜井和破碎硐室7.3井底车场7.3.1竖井井底车场7.3.2 斜井井底车场7.3.3 井底车场形式选择7.4 阶段运输巷道7.4.1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原则7.4.2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形式7.4.3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第8章 开拓方案的选择8.1 选择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和影响因素8.2 开拓方案选择的步骤8.3 开拓方案选择实例8.3.1 设计基础资料8.3.2 开拓方案选择第三篇 矿床地下採矿方法第9章 回採的主要生产工艺9.1 概述9.2 落矿9.2.1 浅孔落矿9.2.2 中深孔落矿9.2.3 深孔落矿9.2.4 深孔挤压爆破落矿9.3 矿石运搬9.3.1 重力运搬9.3.2 电耙运搬9.3.3 自行设备运搬9.4 采场地压管理9.4.1 利用矿岩本身的强度和留有必要支撑矿柱管理地压9.4.2 採取各种支护方法,支撑回採工作砥以维护其稳定性9.4.3 充填採空区,支撑围岩并保持其稳定性9.4.4 崩落围岩卸压第10章 金属矿床地下採矿方法分类10.1 採矿方法分类的目的与要求10.2 採矿方法分类的依据及其分类10.3 採矿方法的套用情况第11章 空场採矿法11.1 概述11.2 全面採矿法11.2.1 结构参数11.2.2 采切工作11.2.3 回採工作11.2.4 评价11.3 房柱採矿法11.3.1 浅孔房柱法11.3.2 深孔房柱採矿法11.3.3 评价11.4 留矿採矿法11.4.1 结构参数11.4.2 采切工作11.4.3 切采工作11.4.4 回採工作11.4.5 留矿法出矿方法的改革11.4.6 评价11.5 分段空场法11.5.1 结构参数11.5.2 采切工作11.5.3 回採工作11.5.4 矿柱回採11.5.5 评价第12章 充填採矿法第13章 崩落採矿法第14章 矿柱回採与採空区处理第15章 地下採矿设计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