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


刑事处罚

文章插图
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
基本介绍中文名:刑事处罚
外文名:criminal punishment
类型:法律术语
释义: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
具体内容:主刑和附加刑
处罚情况刑事处罚主要是人身罚和财产罚,但主体是人身罚 。具体情况是:一、主刑1.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由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是我国刑罚种类之—,属于主刑的一种 。管制是最轻的主刑,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 。按照刑法的规定:(1)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由社区依法矫正 。(3)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服从有关规定;劳动中应同工同酬 。(4)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宣布解除之 。(5)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先期羁押的,1日折抵刑期2日 。管制刑的特徵是:一是刑罚的最低档;二是不必投入特殊的改造场所,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管;三是劳动有报酬 。四是羁押时间可抵刑期 。2.拘役: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徵: 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 。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所以,拘役是我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2、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3.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罚幅度变化较大,从较轻犯罪到较重犯罪都可以适用 。所以,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有期徒刑居于中心地位 。4.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5.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 。死刑是我国刑罚中最重的一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执行的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权和政治权的刑法,因此,死刑是严格控制的 。二、附加刑1.罚金:它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的、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从经济上对犯罪分子实行制裁的刑事处罚 。罚金的适用对象是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某些故意犯罪 。人民法院对犯罪判处罚金有两种情形:一、单位犯罪 。对单位犯罪,人民法院可以对单位判处罚金;二、犯罪分子 。对犯罪分子处以罚金,可採用单处罚金和并处罚金两种方式之一 。对犯罪分子单处罚金,是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不需要判处自由刑的罪犯 。对犯罪分子并处罚金,是对犯罪情节严重、必须要判处管制以上刑期的罪犯同时判处罚金 。对犯罪分子判处罚的金额,刑法分则没有具体规定,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具体金额 。被判处罚金的,犯罪分子或其亲属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依判决书确定的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应当强制缴纳,如若不能全部缴纳罚金,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罪犯有可以执行的财产,随时追缴 。被判处罚金,只有发生不可抗拒的灾害,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2.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三章第七节各该条之规定,该附加刑对于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以及对故意杀人、强姦、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适用;若独立适用则应当依照《刑法》分则的规定 。同时,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除此之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被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3.没收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八节,以及分则的相关规定,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犯罪所得巨大或者特别巨大的犯罪,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刑罚,但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须的生活费用 。与此同时,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或者应有的财产 。另外,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4.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另外,军事法院在审理军人犯罪时,还可以依法作出剥夺荣誉称号或勋章的处罚我国刑罚只能由刑法加以规定,除刑法以外,其他任何法律都无权规定刑罚体系 。而且,刑种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加以排列,人民法院必须依法按照这些刑罚方法及条件、幅度、方式来判处刑罚 。处罚规定刑法对刑事处罚的法条规定,如下: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第二节 管 制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三十九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第四十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民众宣布解除管制 。第四十一条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三节 拘役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节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四十六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第四十七条 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五节 死刑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节 罚金第五十二条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第五十三条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 。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 。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第五十四条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第五十六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姦、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 。第五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五十八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第八节 没收财产第五十九条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 。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第六十条 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一节 量刑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节 累 犯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六条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採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四节 数罪併罚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第七十一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五节 缓刑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第六节 减刑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捨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非经法定程式不得减刑 。第八十条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第七节 假释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 。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姦、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式进行 。非经法定程式不得假释 。第八十三条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第八十四条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第八十五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八十六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併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併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第八节 时效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处罚案例广州市市科信局原处长张实获刑5年9个月新快报采访人员 黄琼在职期间借科研项目审批受贿67.9万,7名行贿人中包括两名中山大学教授广州市科信局原局长谢学宁违规被查后,广州市科技系统腐败案件引起广泛关注 。去年底,该局软体和信息服务业处原处长张实被控受贿近68万元在越秀区法院公开受审,7名行贿人中有两名来自中山大学的教授,共“进贡”25万余元 。采访人员昨日获悉,越秀区法院近日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实构成受贿,对其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 。两中大教授进贡25万经查,张实1995年博士毕业后即进入当时的广州科委工作,2003年后先后担任广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处处长、市科信局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处处长、市科信局软体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 。据指控,2003年至2013年间,张实在任职期间,利用其负责广州市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申报、评比、验收广州市科技与信息化扶持项目申请审批工作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7名行贿者贿送的人民币67.9万元,为他们在申报广州市相关科研项目中提供帮助 。投案自首并退缴赃款 此前庭审中,张实对于指控均供认不讳,其供述称,在他担任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处长时,涉案企业都是和科信局有业务往来的高科技企业,“企业申报的项目都是和高科技有关的,我提供帮助让这些企业获得立项,企业就能获得资金支持 。”2013年4月底,张实在市纪委人员的陪同下,到广州市检察院投案自首 。开庭前一日,张实的家属陆续向越秀区检察院和越秀区法院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法院经审理认定了上述指控事实,认为张实构成受贿罪,但其积极退赃且如实供述,可以从轻判处,遂作出如上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