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文章插图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源于1958年建校时的莱阳师範专科学校化学科,是鲁东大学最早设立的四个科之一;1971年更名为烟台师範专科学校化学系;1984年更名为烟台师範学院化学系,开始招收化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2月更名为烟台师範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4年、2005年分别开始招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更为现名 。学院有三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分别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 。其中,2007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化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和校品牌专业 。
基本介绍中文名: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创建时间:1958年
院系设定:高分子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
本科人数:1366人(截止到2014年3月9日)
研究生人数:40余人
实验室数目:121
重点学科:3
硕士点:5
教授及副教授:30余人
5年承担项目:101项
年SCI论文数:30
863项目:1项
简介该院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招生,现设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201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列为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项目 。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学生1284人 。现有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3门,校级优质课12门,遴选上网课程3门,双语课程2门 。通过对全省部分学校及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该院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在90%以上 。经过近50年的积澱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已成为鲁东大学师资力量较雄厚、科研成果较突出、具有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学院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高级实验师7人;博士39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5人 。共有硕士生导师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颗粒学奖获得者1名,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 。基本上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具有很强发展势头的教学科研队伍 。拥有设备2010年化学与材料科学院整体迁入新的教学实验“生化大楼”,拥有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山东省财政扶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骨干学科化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特种纤维研究所 。实验室总面积20000M 。学院拥有转靶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核磁共振、原子吸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流动注射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价值达2000余万元 。科研情况依託较雄厚的科研队伍和先进的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已逐步形成了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优势研究领域 。与烟台泰和新材集团合作承担国家863计画项目,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28项,厅局级课题30项,与企业合作课题21项 。每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 。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烟台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人才培养多年来,该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本着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複合型”人才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学生 。2007年,该院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评为校A类重点强化建设专业,同时,化学(师範类)专业被评为鲁东大学品牌专业并被推荐参加省级品牌专业评选 。现有省级精品课1门(《有机化学》),校级精品课1门(《无机化学》), 校级优质课程9门,遴选上网合格课5门,双语课2门 。已开设的必修课教材拥有率达100%,90%以上选用近三年新出版的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套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超过80% 。学院狠抓教育质量,重视教风、学风建设 。多年来,我院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10年的考研升学率达44.6% 。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名列鲁东大学各学院的前茅,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0余篇 。获得荣誉该院採取多种措施,如开设选修课、调整实习时间、巩固扩大实习基地、严格实习管理、加大毕业论文工作力度等,加强就业指导,提高一次性就业率,近三年该院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该院还积极倡导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以及其他专业性比赛,学生创新能力强,有11人3次获“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奖励,其中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近三年有8人次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奖励;有8篇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科研立项15项;有学生参加的课题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累计达40多篇;CET-4一次性通过率为75%以上;计算机套用能力考试通过率95%以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连续三年保持在40%以上 。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研究院(所)都有该院的毕业生在深造 。目前该院的毕业生中已成为各条战线,尤其是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 。有的已成为专家学者、有的已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有的是省、市级劳动模範;有的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有的被评为市十大杰出青年;还有的被评为区、市、县优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