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

文章插图
山水田园诗派唐代诗歌流派,是继承东晋陶渊明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 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
【山水田园诗派】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
基本介绍中文名:山水田园诗派
起源朝代:唐代
起源文体:诗歌
主要内容: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
诗派介绍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採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緻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 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产生及其特点时代背景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係,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嚮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
    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緻 。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
特点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嚮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範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代表作: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 。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着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谢灵运生活的年代,正是南朝宋代东晋之时 。谢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意愤 。他借外任郡守之机,寓情于山水,创作了一大批山水诗作 。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 。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代表作:登池上楼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封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命 。王维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 。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 。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能标誌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 。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 。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徵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緻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代表作: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孟浩然1.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 。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 。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緻 。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沖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 。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 。”(《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 。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代表作: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又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先贬永州,后贬柳州 。他的遭遇比刘禹锡更不幸,一直到元和十四年,这种贬斥的厄运还没有离开他,而当唐宪宗因裴度的请求下诏召回他的时候,他却与世长辞了,年仅四十七岁 。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善于表现孤峭高洁的境界,寄託精神上深刻的痛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溪居》: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路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居》)诗意于表面的自在恬然中,流露出内心的孤独,而“长歌楚天碧”的结句,刻画出清寂幽独的诗境 。又如《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描写渔翁的清雅脱俗、飘逸潇洒,是一首诗意清朗、意境旷远的佳作,但诗中的描写,滤尽了一切其他的人迹,仿佛青山绿水之间,唯有一位高逸潇洒的渔翁,就是“晓汲清江燃楚竹”一句,写渔翁汲江炊饭,也脱尽了一切的烟火气,这就把渔翁的脱俗写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而离尘绝世的冷峭也就隐然透露于笔端了 。又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蹤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为大雪所覆盖的江山大地,既无比纯洁,又不无肃杀,一个“绝”,一个“灭”都见出环境的严寒寂寥,而寒江上孤舟独钓的蓑笠翁,不正是作者孤高芳洁的心灵的象徵吗!此诗气氛清寂寥迥,意趣高卓,是柳宗远山水诗风格的典型代表 。柳宗元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山水田园诗的四大家 。苏东坡称柳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这个评价是很準确的 。储光羲储光羲(约706~约763)唐代诗人 。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 。祖籍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 。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等县尉 。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 。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 。迁监察御史 。天宝末,奉使至范阳 。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积极準备发动叛乱,而唐玄宗委任权□,荒于政事 。储光羲途经邯郸,作《效古》二首写途中所见:“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 。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 。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 。稼穑既殄灭,川泽复枯槁 。”并自抒怀抱说:“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 。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足空夷犹 。”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 。又有《观范阳递俘》诗说:“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 。”对朝廷的昏聩,安禄山的野心,洞若观火 。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代表作:野田黄雀行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 。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 。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 。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 。斜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 。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常建常建(708-765?),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大曆中,曾任盱眙尉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 。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 。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 。有《常建集》 。。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代表作: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就是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