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霖结局如何:铁面御史江春霖冒*弹劾庆亲王

福建莆田人江春霖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秉性骨梗挺直的他身在清要闲适的翰林院,却始终心系负有监督参劾重责的都察院 。
据史料记载,江春霖性格耿直,嫉恶如仇,而且为人光明磊落,甘于淡泊,不媚流俗,与那些在翰林院混日子的同僚们大有不同 。同为翰林院庶吉士的胡思敬如此评价江春霖:“春霖刚直使气,好饮酒,饮数斗不醉 。酒半辄掀髯指骂王公,闻者咋舌” 。
江春霖如此直言不讳,且一贯忠于职守、藐视权贵,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好比金刚怒目的护法尊神,其不受位高权重者待见或遭人忌恨是一定的 。
【江春霖结局如何:铁面御史江春霖冒*弹劾庆亲王】清闲舒适的翰林院生活,并未消磨掉江春霖胸中所藏的万丈霓虹之志,他不屑于埋首故纸堆中虚度一生,立誓做一个铁面御史的志向从未泯灭 。
这个机会还真是让他等来了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举行了一场选拔都察院御史的考试,江春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发榜时,学富五车的他果然名列第一,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都察院御史 。
江春霖
在翰林院蹉跎十年,此时的江春霖已近知天命之年,他的性子并未被岁月磨圆,还是刚直依旧并勇于任事,正应了他自己在早年一篇文章中说的那句话:“吾儒志在天下,不为谏*,将安为” ?
那么,令江春霖朝思暮想的御史一职究竟有何魔力呢?御史的职权范围有哪些?他们平常都做些什么工作呢?
中国的封建政治架构里有一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相对独立的特殊监察机制,这些机构里的人被称为言*、谏*或御史,他们经朝廷严格遴选而被置于*府行政过程之外,对各级*员的失职行为用弹劾或谏议的办法予以纠正 。这些人的*职、地位或许并不高,但权力却不小 。史载,御史们穿州过府、明察暗访、闻风而奏,其所过州郡,无不地动山摇、鸟震鱼惊,任谁都不敢小觑 。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一直是“有治人”,而“无治法”,为弥补这一受儒家思想浸日久、比较独特政治结构的天然缺陷,自秦汉伊始,历朝历代均设立了一个能起查举纠偏作用的机构,由皇帝直接领导,在庙堂里被赋予一定的“第三方监督”权、是一个以“议论”、“震慑”为主的开言路群体,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一定的特殊权力 。
汉代时,刺史是常设监察机关,他们权力很大,可以上达天聪、弹劾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吏 。魏晋、隋唐时改名曰“监察御史”,称谓虽不同,但职权范围是一样的 。北宋时这类监察机构曰“监司”,也叫“御史台”,蒙元时叫“廉访使”,明代叫“按察(司)使”,清曰“都察院” 。这套监督机制发展到清代,已经相当成熟完备了 。
御史看似八面威风,其实很不好当,为何?得罪人,而且得罪的大都是位高权重之人 。江春霖却放着好好的清闲翰林不做,偏去做费力不讨好的御史,难道他脑子坏掉了?
史料显示,江春霖当御史可不是去打酱油的,他走马上任后认真负责,经一系列深入调查后,他连连上奏,被他参劾过的人都是鼎鼎大名、势焰熏天的当朝权要:庆亲王奕劻、权臣袁世凯、摄政王载沣的亲弟弟、贝勒爷载洵、载涛、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直隶总督端方、还有各省督抚朱家宝、恩寿、蔡乃煌、孙宝琦、宝棻、冯汝骙等封疆大吏 。限于篇幅,这里单说说他参劾“老饕”庆亲王奕劻的事迹 。
庆亲王奕劻是爱新觉罗氏宗亲,正宗天潢贵胄,然而却声名狼藉,其贪鄙无耻、脸厚心黑早就蜚声中外、尽人皆知 。晚清英国派驻中国西南地区的领事布朗先生在和友人的一封通信中这样写道:“庆亲王对于钱财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除非先付钱给他并使他满意,否则一切免谈,啥事也办不成” 。奕劻的名声如此不堪,在*场上却始终屹立不倒,称得上是晚清政坛的不倒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