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家庙


张献忠家庙

文章插图
张献忠家庙【张献忠家庙】张献忠家庙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内,地处七曲山大庙启圣宫旁的风洞楼下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张献忠家庙
地理位置:四川省绵阳市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景点级别:无评级
地理位置风洞楼是一座依石崖而建的高大建筑物,因为楼下石壁上有个天然石洞而得名 。洞深两米,传说是张亚子居住的地方 。风洞楼楼下背面,就是张献忠家庙 。
张献忠家庙

文章插图
张献忠家庙历史故事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西王,字秉吾,号敬轩,人称“八大王”,陕西延河人 。他瘦高个,长条脸,常戴尖毡帽,身着胡桃衣,脚蹬软统靴,爱听三国故事,喜好算学,精通《孙子兵法》,善于带兵打仗,人称“天资英雄,足智多谋,其才足以治国” 。
张献忠家庙

文章插图
张献忠家庙的张献忠像史载大西王张献忠曾经五次入川,三次造访七曲山文昌庙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月,他率农民军入蜀,以每天奔走三百里的速度,高速与明军周旋,并在七曲山倒马坎一带埋下伏兵,一举歼灭明廷十万追兵 。张献忠参拜文昌帝君时说,你姓张我也姓张,你就是我的祖先,我就是你的后裔,你帮助我打了胜仗,我就认您为祖宗了 。于是追封文昌帝君张亚子为“始祖高皇帝”,还让当地裴、贾二姓司香护庙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大西国,曾拨银五万两、调集工匠数千人维修七曲山文昌庙,并敕封为“天圣神祠”,认作家庙,又叫太庙 。张献忠还即兴赋诗:“一线羊肠游天堂,此处事事永无忧,神是仙来仙是神,世世流传与天休 。”传说张献忠初过梓潼,夜梦一家族兄弟送上贴子,劝诫他不要杀害梓潼百姓 。第二天早晨,张献忠便告诫手下将士:“我与文昌已经联宗认祖了,梓潼百姓就是我的兄弟,谁都不许伤害他们!”从此梓潼人民平安得福 。传说虽不可信,但当地曾发掘到一通张献忠部下的禁令碑,叫《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碑》,碑文记载张献忠部队纪律严明,不许“妄害良民”,不许“擅娶本土妇女为妻为妾”,违者“连坐”、“捆打”,直至杀头 。因此,张献忠受到梓潼人民的爱戴 。建庙经过清顺治三年(1647年)冬月二十七日,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遇难牺牲,时年四十岁 。梓潼人民十分怀念他,此后不久(康熙年间)就悄悄在来人稀少的风洞楼为张献忠塑了像 。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绵州知州安洪德得知风洞楼有张献忠塑像的讯息后,下令加以捣毁,并在后墙壁立了一道石碑,这块石碑叫“除毁贼像碑记”,这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难得的实物资料 。
张献忠家庙

文章插图
张献忠塑像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成都昭觉寺方丈的梓潼人智光法师率弟子海灯回到七曲山大庙,他们将风洞楼更名为“大悲楼”,在张献忠塑像原址塑了释迦牟尼像,在前楼塑了千手观音像 。1966年两尊佛像被毁,1987年9月,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张献忠逝世340周年大会在梓潼召开,当地又在这里重塑了绿袍金脸的张献忠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