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皂民俗旅游村


王家皂民俗旅游村

文章插图
王家皂民俗旅游村【王家皂民俗旅游村】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是日照市秦楼街道的一个渔家小村,曾是一个以海产品捕捞业为主的沿海渔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消夏避暑的胜地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王家皂民俗旅游村
地理位置:日照市秦楼街道
着名景点:九仙山风景区
营业:捕捞业为主
村庄简介王家皂是日照市秦楼街道的一个渔家小村,全村共106户、313口人,毗邻日照第三海水浴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伴海山庄 。王家皂民俗旅游度假村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东濒黄海、北临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南依万平口海滨生态旅游区 。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6℃,是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消夏避暑的胜地 。王家皂民俗村曾是一个以海产品捕捞业为主的沿海渔村 。1999年以来,王家皂村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近海靠路的区位优势,以第三海水浴场为依託,兴办渔家民俗旅游,成为中国闻名的民俗旅游专业村 。王家皂民俗旅游村王家皂来历王家皂村原来叫王家灶子村 。据考,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王姓製盐艺人为了生活,由江苏省东海县来到日照镇,为波涛汹涌的大海所吸引,远观此地西高东低、依山面海,是一风水宝地,就萌生在此常住的想法 。于是王艺人便在海边不远处搭棚支灶,取黄海之水,用祖传秘技为方圆百里的百姓熬制食盐 。由于王艺人技艺精湛且人缘极好,烧制出的食盐味正质好,很受当地百姓欢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生意红红火火 。几年过去了,王艺人取妻生子,繁衍生息,此地渐成一村落 。“炉灶王”名声远扬百里,慕名前来求艺拜师的人络绎不绝,王家灶子村便因此而得名 。因为“灶”与“皂”读音相近,炉灶的“灶”也就演变成今天肥皂的 “皂”了,至于何时改变已无据可考了 。
王家皂民俗旅游村

文章插图
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图2)发展历程王家皂村过去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沿海渔村 。
王家皂民俗旅游村

文章插图
王家皂村1998年以来,该村调整产业结构,抓住靠海近交通方便的优势,以日照市第三海水浴场为载体,发展滨海旅行业 。1993年投资300余万元,改建了海水浴场 。1998年成立了民俗旅行度假村 。1999年六月份推出了以“吃住在渔家、游乐在海上”为主题的渔家风情游 。2001年十月份以来,市、区两级政府赋予该村大力支持,先后投资680万元建成了供游客娱乐歇息的民俗文化广场及其大型停车场,度假村的旅行环境大有改观 。经过三年的发展,王家皂民俗旅行村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整洁卫生、民风纯朴、安全舒适,集食、住、游、浴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旅行专业村,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住宿 。发展现状近年来,王家皂村挖掘渔家文化内涵,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依靠自身优势,办起了第三海水浴场,并先后投资完善了海水浴场所必须具备的设施 。建起了以“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坐渔家船,乾渔家活”为主要特色的王家皂民俗旅游村,王家皂村有90%以上的户从事滨海旅游,床位达到2500余张 。食住安全卫生,服务周到热情,价位低廉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住海边、吃海鲜,还可以在渔民的带领下,乘船出海,领略大海的胸怀和体验海上捕鱼生产活动的感受,并且可以在船老大的带领指导下,亲自把舵驾驶渔船,使游客对大海的体验由海边观海到海上弄潮 。另外,游客还可以在渔家的带领指导下,去赶海和海钓等活动,晚上到所住渔家烹食自己劳动的成果,并听渔家讲大海的传说和渔家风俗,进一步领略渔家文化,学习海上知识,学会推算海潮涨落时间,游客也可以在渔家指导下,亲手製作虾酱、虾皮等渔家小吃,并带回家自己享用 。2002年,王家皂民俗村做了整体规划,王家皂民俗村已成为环境优美,整洁卫生,民风纯朴,安全舒适,集食、住、游为一体的远近闻名的大型旅游专业村 。全村现有床位3400余张,旅游旺季期间双休日爆满,周一至周五入住率达70%以上 。随着海滨旅游业的发展,王家皂民俗旅游业蓬勃发展,该村现已推出“乘船出海、撒网捕鱼、赶海垂钓、登岛探秘、沙滩篝火晚会、民俗文化表演”等项目和活动,每年吸收数以万计的省内外游客来此体验渔民生活,领略海上风光 。相邻景点九仙山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浮来山风景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万平口海滨旅游区桃花岛风情园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河山旅游区阿掖山度假区灯塔旅游风景区刘家湾赶海园莒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