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之战


湘州之战

文章插图
湘州之战【湘州之战】公元560年 , 陈太尉侯瑱把北周司马贺若敦围困在湘州(今湖南长沙) 。城中断米 , 而城外常有当地人沿江摇着饷船给侯军送米、鸡鸭等 , 补给粮饷 。贺若敦觉得 , 侯军粮饷越充足 , 对城里威胁就越大 。于是 , 採取断敌粮道之谋 , 让士兵假扮成当地人驾船给侯军送东西 , 在船里埋伏着武装士兵 。侯军官兵望见来船 , 争着来拿东西 。这时 , 船里的伏兵突然跳出 , 活捉了侯军官兵 。从此以后 , 再有人送东西 , 侯军因怕中计 , 不敢接受 。侯军补给之路被切断 。在出兵进入敌国的情况下作战 , 只有分兵抄掠以夺取敌人的粮仓和积蓄 , 才能确保部队粮饷而夺取作战胜利 。
基本介绍名称:湘州之战
地点:湖南长沙
时间:公元560年
参战方:陈朝太尉侯瑱北周司马贺若敦
过程《北史》记载: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军过江攻取了陈朝的湘州 。陈朝将领侯瑱率兵进攻贺若敦 , (企图夺回湘州) 。此时正值秋水泛滥季节 , 水路交通严重受阻 。致使贺若敦部队粮援断绝 , 将士人人心怀恐惧 。贺若敦于是分兵四出搜掠粮物 , 用来充作部队的军资费用 。贺若敦怕侯瑱了解自己部队的缺粮情况 , 就在军营中大量积土堆丘 , 在其上面覆盖以粮米 , 然后召集附近村庄的百姓到军营来 , 装作向他们询问事宜的样子 , (待他们看到营中堆积的“粮山”以后) , 再把他们一一送走 。侯瑱从百姓那里听到所见的情况后 , 便误认为贺若敦部队的粮食充足 。贺若敦还进一步加修营垒 , 建造房舍 , 以显示其长期驻守湘州的企图 。这样一来 , 从湘州至罗州之间 , 百姓因怕打仗都无心种田而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到废弃 。侯瑱对此竟毫无扭转的办法 。起初 , 当地百姓常常驾驶小船 , 装载粮米和鸡鸭笼子送给侯瑱部队作军饷 。贺若敦对此甚为忧虑 , 于是便派人伪装成当地百姓馈送粮谷和鸡鸭 , 而实际埋伏着士兵的武装船只向陈军驶来 , 侯瑱部队看到了 , 以为又是馈送饷粮的百姓船只 , 便迎水而上 , 争先恐后地去接取东西 , 若敦船中的士兵于是将他们全部抓获 。另外 , 若敦军中常有叛逃者骑马投降陈军的 , 侯瑱都予以接纳 。有鑒于此 , 若敦便令人找来一匹马 , 牵着它走上船 , 又让船上人用鞭子抽打这马匹 , 像这样做过多次以后 , 马匹因怕挨打而不敢上船了 。其后若敦设伏兵于江边 , 让人骑着这匹怕船马伪装投奔侯瑱军 , 侯瑱不辨真假就派兵乘船前来迎接 , 大家争相过去牵马 , 马因怕船而不敢上船 。这时 , 江边若敦预设的伏兵突然跃起齐击 , 将侯瑱所派的士兵全部杀死 。此后 , 即使有了真正馈送粮饷或者投奔陈军的人 , 侯瑱因为害怕若敦的设诈阴谋 , 再也不敢接纳了 。就这样 , 双方相持了一年多 , 侯瑱始终未能制胜贺若敦 。
湘州之战

文章插图
兵法饥战大凡兴兵征战 , 深入敌人本土 , 粮秣供应缺乏 , 必须分兵搜掠 , 占据敌国粮仓 , 夺取它 的积蓄 , 用以接济军饷 , 这样就能取胜 。诚如兵法所说:“粮秣给养靠在敌国补充 , 这样部队的后勤供应就充足了 。”原文凡兴兵征讨 , 深入敌地 , 刍粮乏阙 , 必须分兵抄掠 , 据其仓廪 , 夺其蓄积 , 以继军饷 , 则胜 。法曰:“因粮于敌 , 故军食可足也 。”①《北史》:北周将贺若敦②率兵渡江取陈湘州③ 。陈将侯④讨之 。秋水泛滥 , 江路遂断 。粮援既绝 , 人怀危惧 。敦于是分兵抄掠 , 以充资费 。恐瑱等知其粮少 , 乃于营内多聚土 , 覆之以米 。召侧近村人 , 佯有访问 , 随即遣之 。瑱等闻之 , 以粮为实 。敦又增修营垒 , 造庐舍 , 示以持久 。湘、罗⑤之间 , 遂废农业 。瑱等无如之何 。初 , 土人乘轻船 , 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军 。敦患之 , 乃伪为土人船 , 伏兵甲于中 。军望见 , 谓饷船至 , 逆水争取 。敦甲士遂擒之 。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 , 瑱辄纳之 。敦乃取一马 , 牵以趣船 , 令船中人以鞭鞭之 。如是者再〔三〕 , 马畏船不敢上 。后伏兵于江岸 , 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 , 瑱即遣兵迎接 , 争来牵马 。马既畏船不上 , 伏兵发 , 尽杀之 。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 , 犹恐敦设诈 , 兵不敢受 。相持岁余 , 瑱不能制 。注释①因粮于敌 , 故军食可足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 。②贺若敦:北周将领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 。善骑射 , 多计谋 。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后恃功怀怨为丞相宇文护所不容 , 而被逼自杀 。③湘州: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湘川” , 今据史校改 。湘州 , 南朝陈长沙郡治所 , 位于今湖南长沙 。④侯瑱:马本及唐本皆误作“侯琪” , 今从汪本 。侯瑱 , 陈朝将领 。巴西充国(今四川南充西北)人 , 字伯玉 。作战勇敢 , 在梁朝时因平定侯景叛乱有功 , 任豫州刺史 。陈文帝时 , 官至太尉 。⑤罗:即罗州 , 位于今湖北房县西北 。⑥该篇史例出自《北史·贺若敦传》 , 又见《周书·贺若敦传》 。点评该篇以《生战》为题 , 旨在阐述深入敌国作战时如何解决后勤供应以防止部队因缺粮而失败的问题 。它认为 , 在出兵进入敌国的情况下作战 , 只有分兵抄掠以夺取敌人的粮仓和积蓄 , 才能确保部队粮饷而夺取作战胜利 。古代战争的经验表明 , 远离本土而深入异国作战 , 由于战线过长 , 交通不便 , 运输工具落后等原因 , 部队粮秣供应完全依靠从本国长途运送 , 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 , 採取“因粮于敌” , 即取用于敌国的办法 , 便成为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所运用的一个有效办法 。但是 , 主张以“抄掠”、“抢夺”等残暴手段来解决军需供应问题 , 势必给异国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因此 , 既要“因粮于敌”以解决出国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 , 又要不给敌国民众造成严重危害和灾难 , 这不能不是战争指导者需要认真研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