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


抛光

文章插图
抛光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
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 。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 。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 。
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63~0.01微米;当採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 。大批量生产轴承钢球时,常採用滚筒抛光的方法 。
【抛光】粗抛时将大量钢球、石灰和磨料放在倾斜的罐状滚筒中,滚筒转动时,使钢球与磨料等在筒内随机地滚动碰撞以达到去除表面凸锋而减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去除0.01毫米左右的余量 。
精抛时在木桶中装入钢球和毛皮碎块,连续转动数小时可得到耀眼光亮的表面 。精密线纹尺的抛光是将加工表面浸在抛光液中进行的,抛光液由粒度为W5~W0.5的氧化铬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 。抛光轮採用材质匀细经脱脂处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细毛毡製成,其运动轨迹为均匀稠密的网状,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任何表面缺陷 。此外还有电解抛光等方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抛光
外文名:polishing
原理:通过有规则溶解达到光亮平滑
拼音:pāo guāng
注音:ㄆㄠ ㄍㄨㄤ
解释:磨擦使物体(如金器)光滑的过程
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机理化学抛光是金属表面通过有规则溶解达到光亮平滑 。在化学抛光过程中,钢铁零件表面不断形成钝化氧化膜和氧化膜不断溶解,且前者要强于后者 。由于零件表面微观的不一致性,表面微观凸起部位优先溶解,且溶解速率大于凹下部位的溶解速率;而且膜的溶解和膜的形成始终同时进行,只是其速率有差异,结果使钢铁零件表面粗糙度得以整平,从而获得平滑光亮的表面 。抛光可以填充表面毛孔、划痕以及其它表面缺陷,从而提高疲劳阻力、腐蚀阻力 。电化学抛光原理电化学抛光也称电解抛光 。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使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达到镜面效果 。工艺流程化学(或电化学)除油→热水洗→流动水洗→除锈(10%硫酸)→流动水洗→化学抛光→流动水洗→中和→流动水洗→转入下道表面处理工序工作环境:传统抛光工艺工作环境恶劣,抛光过程中产生沙粒,铁屑,粉尘等,严重污染环境;.加工效率:人工抛光;豪克能工艺属于以车代磨,线速度可达50-80 m/min,进给量可达0.2-0.5mm/r,相当于半精车的效率 。铺料消耗:抛光需要消耗抛光轮、磨料、砂带等辅料;适应性:抛光可以加工平面等简单的型面,对于曲面无法加工 。如果加工R弧,曲面等複杂型面,可採用豪克能抛光工艺 。后处理化学抛光后处理钢铁零件化学抛光,可以作为防护装饰性电镀的前处理工序,也可以作为化学成膜如磷化发兰的前处理工序 。如不进行电镀或化学成膜,而直接套用,可喷涂氨基清漆或丙烯酸清漆,烘乾后有较好的防护装饰效果 。若喷漆前浸防鏽钝化水剂溶液,抗蚀防护性将会进一步提高 。汽车抛光準备工作工具:抛光机、羊毛盘、海绵盘、超细纤维布、遮蔽膜、遮蔽胶带 。材料:砂纸、抛光粗蜡,镜面蜡抛光作用:去除油漆表面氧化层、浅层的划痕、氧化造成的漆面失光等影响漆面外观的问题 。抛光用力原则:初始抛光时使用中等偏上压力,使蜡有较好的切削力,后续收光可放鬆压力;抛光面积以一臂距 离为準,抛光完毕后及时擦除残余蜡斑 。抛光三环节研磨、抛光、还原各环节具体含义及质量标準:1、 研磨:通过表面预处理清除漆面上的污物,消除严重氧化、细微划痕及表面缺陷,工艺大多採用水砂纸去除表面瑕疵,一般使用3M 1500-2500皇牌水砂纸 。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水磨砂纸研磨效率不高,使用后砂纸痕较重的问题开始凸显,一些主流高端站开始採用3M 金字塔砂纸,P1500和P3000砂纸,使用乾磨机半湿磨的方式进行研磨,无砂纸痕的残留,机械化操作,可极大的提高抛光效率 。具体步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