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医药学家 李时珍( 五 )


明朝医药学家 李时珍

文章插图
李时珍画像活人诊死李时珍还可以“活人断其死”的 。一天 , 有家药店老闆的儿子大吃大喝后 , 纵身翻越柜檯 , 请李时珍诊脉 , 李时珍告诉他 , 小兄弟 , 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 , 请赶快回家去 。众人都不信 , 那个药店老闆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 。果不其然 , 不到三个时辰 , 这个人便死掉了 。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 , 纵身一跳 , 肠子断了 , 内脏受损 。如此之事 , 不可不知有人说 , 北方有一种药物 , 名叫曼陀罗花 , 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 , 严重的还会麻醉 。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 , 离开了家乡 , 来到北方 。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 , 叶像茄子叶 , 花像牵牛花 , 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 , 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 , 亲自尝试 , 并记下了“割疮灸火 , 宜先服此 , 则不觉苦也” 。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 , 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 , 就有良好的效果 。善对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 , 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 。刚入学时 , 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 , 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 。”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 , 但见朝霞分外明媚 , 过往旅客早已登程 , 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 。”有位药铺主人 , 膝下有一个女儿 , 聪慧而美貌 , 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 , 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徵婚:“玉叶金花一条根 。”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 。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 , 只是略欠文采 , 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 。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 , 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 。”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 , 又交给他一副上联 , 限一天对上 。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 。”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铺主看后非常高兴 , 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 限半天对出 。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 。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 , 稍假思索 , 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 。铺主十分满意 , 当即答应订婚 。鼓子花葯性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 , 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 , 而且对经史百家、方誌类书、稗官野史 , 也都广泛参考 。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 , 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 。过了一年左右 , 为了修改本草书 , 藉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 , 投宿在一个驿站 , 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 , 围着一个小锅 , 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 , 李时珍上前询问 , 马夫告诉李时珍 , 他们赶车人 , 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 , 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 , 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 , 就能舒筋活血 。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 , 又叫“旋花” , 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巧用鍊金术嘉靖皇帝迷信仙道 , 祈求长生不老 。方士看準了皇帝的心意 , 便大炼不死仙丹 , 取悦皇帝 , 因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潮 , 但不少人因服用仙丹后中毒死亡 。李时珍知道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炼取 , 含有毒素 , 于是疾呼:“丹药能长寿的说法 , 决不可信 。”并列举服食丹药后死亡的例子 , 但有方士反驳说:“古代药书上说 , 水银无毒 , 服食可以成仙 , 是一种长生药 。”李时珍认为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 , 但一定要经过分析 , 不能尽信书上所说的 。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服食仙丹 , 却以科学的态度套用炼丹的方法 。他亲自研製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 , 又利用鍊金术烧制外用药物 , 他还把研究的数据记载在《本草纲目》里 。兄弟二人学中医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 , 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 , 一面行医 , 一面教子读书 , 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 。李时珍耳濡目染 , 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 , 兴致也越来越浓 , 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 , 翻开父亲的医书 , 读得津津有味 。《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 , 他都背诵如流 。一天 , 李言闻应病家之邀 , 带着长子出诊去了 , 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 。这时 , 来了两位病人 , 一个是火眼肿痛 , 一个是暴泄不止 。李时珍思索了半晌 , 说告诉他们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要不先给开个方子试试 , 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 , 就同意了 。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 , 打发病人走了 。李言闻回到家中 , 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 , 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 问李时珍开的药方 , 李时珍小声回答了 。李言闻一边听 , 一边不住地点头 , 这才知道 , 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 , 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 , 对症下药 , 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 , 心中不觉又惊又喜 。这时 , 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 , 十分羡慕 , 暗自下决心定要乾件漂亮事 , 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 , 没过几天 , 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 , 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 。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样 , 便不假思索 , 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 。不料 , 第二天一早 , 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 , 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 , 要李言闻看看是怎幺回事 。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 , 只好如实相告 。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 。果珍还不服气 , 李言闻告诉儿子 , 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 , 实质却不一样 。接着 , 把为什幺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 , 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 , 把李果珍说得心服口服 。巧辨药性真伪李时珍20岁那年 , 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 。洪水刚过 , 瘟疫开始蔓延 。这天 , 李时珍正在诊病 , 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 。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告诉李时珍 , 他爹吃了这江湖郎中开的药 , 病没见好 , 反倒重了 。他去找他算账 , 郎中硬说药方没错 。让李时珍给看看 。说完把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 , 李时珍抓起药渣 , 仔细闻过 , 又放在嘴里嚼嚼 , 告诉他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 , 《日华本草》的记载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 。众人慨叹了一阵 , 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 , 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 , 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 , 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 。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 , 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 , 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 。原来 , 几种古药书上 , 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 , 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 。毫无疑问 , 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 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 。若不及早订正 , 医药界以它们为凭 , 以讹传讹 , 轻者耽误治病 , 重者害人性命 。尝遍百草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 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画重修本草 。由于準备充分 , 开头还比较顺利 , 但写着写着 , 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 , 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 。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 。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 , 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 , 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 。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 , 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 , 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着问世 , 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着作 。李时珍意识到了它的分量 , 却仍未料到 , 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 , 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 , 很难全部心中有数 。比如 , 白花蛇 , 同竹子、艾叶 , 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 , 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 , 是一味贵生药品 。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 , 捕捉到一条白花蛇 , 仔细一看 , 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