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海海战发生时间俾斯麦海战简介

俾斯麦海海战(Battle of Bi*arck Sea)是1943年3月2日至3日,为了阻止日本联合舰队运送第51师团增援莱城,盟*西南太平洋航空兵在乔治·丘吉尔·肯尼的指挥下,以110架轰炸机,50艘战斗机对在俾斯麦海对木村昌福指挥的日本运输船队进行水平跳弹攻击,美*只付出了6架飞机的代价,就击沉了日本全部8艘运输船,8艘护航驱逐舰中的四艘,7000日*中只有800人*裸的游泳到莱城,3000人淹*,其余3000人被救起返回 。这次海空战是日本在新几内亚战争的转折点,日*大本营称之为俾斯麦海峡的悲剧 。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随后,日本大举入侵荷属东印度,侵占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构筑所谓的“绝对国防圈” 。12月末,日*踏上菲律宾群岛,当地盟*节节败退 。1942年的头三个月里,日本海*和陆*在太平洋上所向披靡,在巩固了占领成果后,继续向西南太平洋深入挺进 。
日本的下一个目标是新几内亚,日*计划占领整个新几内亚,甚至登陆澳大利亚 。1942年4月1日,日*在自新几内亚西北的霍兰迪亚(现印度尼西亚东部港口城市查亚普拉)直到新几内亚东南的多处登陆点登陆,没有遭到任何实质性抵抗 。日*的登陆代表着长期而艰苦的新几内亚战役开始,这场战役直到1944年7月才最终结束 。英勇奋战的盟*遏制了日*朝向巴布亚半岛西南海岸莫尔茨比港的进攻,并将之赶回了半岛的东北部海岸 。战争的转折点是1943年3月,盟国陆基航空兵取得了俾斯麦海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切断了日*对新几内亚守*的补给,保证了盟*在这一地区的最终胜利 。
1942年11月16日,日*大本营调整了南太平洋地区的作战部署,下令百武晴吉中将只剩一个空架子的第17*退守所罗门群岛,并组建安达二十三中将为总指挥的第18*防守新几内亚 。在抵达腊包尔后,安达中将立刻全力增强布纳周围的防御 。11月17日,驱逐舰运输队向新几内亚送来了17支步兵增援单位,使布纳日*可用兵力达到了6,500人 。尽管其中只有2,500人状态健康,有能力作战,但日*充分利用防御的优势在据点周围掘壕固守,使得盟*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才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这段时间内,激烈的战斗和消耗使得充足的补给和增援至关重要,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一点对日*来说更为致命。
盟*在攻克布纳后,立刻毫不停歇的向位于布纳和戈纳之间的萨南那达(Sanananda)进*,于1月5日对当地的日*发动全面进攻 。1月6日,根据盟国无线电情报部门的报告,盟*侦察飞机发现了一支从腊包尔起航前往莱城港口的日*船队,装载着第51步兵师团的增援兵力 。盟*飞机持续攻击着这支船队,但未能达成拦截的目的,这支船队于1月9日在莱城靠岸,将约4,000名第51步兵师团的士兵和装备物资等运抵目的地,原本由5艘运输船和5艘驱逐舰组成的船队仅损失了2艘运输船 。这一运输行动的成功和相对可承受的损失鼓励了腊包尔的日*司令部,使他们对下一次运输增援行动充满信心 。
事实上,他们的信心确实被再度验证 。1月中,再度组织的运输船队在突破盟*的空中拦截后,将第20步兵师团主力约10,000余人运抵新几内亚,增援在巴布亚半岛东北海岸韦瓦克(wewak)作战的日* 。2月中旬后,第41步兵师团一部也被运抵韦瓦克 。对于日*而言,这些成功的经验证明,经过周密策划和组织护航的运输船队,完全能够突破盟*的拦截 。对此时新几内亚苦战的日*而言这无疑非常重要,他们已经被澳大利亚陆*和美*打的一路节节败退,急需增援的兵力和物资 。当日*退守莱城和萨拉莫亚周围的防线后,这一需求进一步增强 。在这样的战场形势下,新几内亚战役的转折点——俾斯麦海之战揭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