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一群纪录片人看泉州:慢城之中有仙气 寻找中国之最图片加解说

编者按:2023年8月1日,新周刊刊发特约报道《一群纪录片人看泉州:慢城之中有仙气》 。文章从泉州低调、缓慢、富有烟火气的城市文化特点出发,阐述纪录片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举办的目的和意义 。现全文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
新周刊第640期
泉州很特别,城市中心不像其他经济发达城市那样建了很多高楼和地铁,它低调而缓慢,那些仙气和烟火气都特别真,那种温暖而传统的人情味也没有淡去 。
图为泉州 。宋元时期许多中原人因战乱迁移至泉州,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并在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下,维持着一种自洽的生活方式 。
结束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下文简称“海丝大会”)的行程,导演吴琦回想起自己在泉州创作与生活的那段时光 。
当越来越多人发视频需要滤镜和精修时,他却想做那个帮大家摘掉滤镜的人,“给大家看中国最普通的人的生活” 。
【新周刊|一群纪录片人看泉州:慢城之中有仙气 寻找中国之最图片加解说】经过数年筹备,吴琦和团队在2018年完成了纪录片《天时·戊戌志》的集中拍摄,“如果很多年后大家回望2018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生活,这个片子能提供一些参照,大家可以看到在泉州、洛阳、成都、盘锦、天台山,人们怎么过日子” 。
当时,几个拍摄地都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爆,他称它们为“边城”——观众可能去不到,但去了之后很可能会喜欢,“比较安静,没有那么轰轰烈烈” 。
奔赴泉州之前,吴琦和团队一直在研究各类材料,上面说,宋元时期许多中原人因战乱迁移至此,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并在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下,维持着一种自洽的生活方式 。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泉州成了一些古典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活化石 。”抵达之后,他们觉得果真如此,随即开始寻找具体的拍摄地点、人物和故事 。
那些仙气和烟火气特别真
选景工作自然绕不开开元寺,但吴琦他们并未局限于这个标志性的古刹,而是看中了其东侧的一条小巷——台魁巷 。
巷子南端与热闹的西街相会,但一棵繁茂的老树横跨在巷子中,树干一直延伸到古朴的保和堂屋顶,阻隔了那一方热闹 。
吴琦站在树前,看它用弯曲的树干谢绝汽车等大型交通工具、用苍翠的枝叶遮掩艳阳和风雨,看人们走出屋门,走进它周围的亭子或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有时三三两两相聚,有时则独自发呆 。
居民们说这是棵白来叶树,它的种子是保和堂蔡舜龙的伯父从菲律宾带回来的,距今已经90多年,如今像极了一位沉稳可靠的邻居 。
一天,汉声杂志社总策划黄永松经过这里,感慨道:“这棵树的形状,都像在照顾这个巷子 。”
跨过它的树荫,走进巷子,吴琦看到了端着碗在墙边吃饭的居民,每逢盛夏,他们会一起扇着扇子聊天 。
各家各户都供奉着神灵,敬神变成一种极自然的日常动作,有时候,吴琦甚至觉得他们是无意识的 。
与大多数泉州人一样,他们都喜爱饮茶 。想到自己被陌生的居民拉进家门,二话不说就喝茶的场景,吴琦至今仍感到新奇与温暖,“他们这儿可能茶也相对便宜些,但是那个状态非常好” 。
身为70后,吴琦小时候的生活就是这么悠闲且自由,但后来,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阻断了这种传统,能在台魁巷遇见,他觉得既亲切又难得 。
“泉州那些仙气和烟火气都特别真,比如日常坚持下来的信仰体系,抑或说老祖先的那套方式,他们都一直在用 。”
台魁巷这集片子的导演色珍是藏族人,拍摄头两周,她几乎一无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