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暗时代:最后十年用炸弹刺满清勋贵

为什么用炸弹
【晚清的暗时代:最后十年用炸弹刺满清勋贵】 晚清最后一个十年,堪称“暗时代” 。革命党人是行刺暗的主角 。1905年9月,准备刺“五大臣”前夕,27岁的吴樾写过一篇文章《暗时代》:“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之时代也” 。
炸弹是革命党人用于暗的利器 。之所以选择炸弹,原因是用炸弹经济,且容易获得 。在晚清,虽然清*陆续装备了洋枪洋炮,但并没有手投的爆炸武器 。当时革命党购买、运输**火,要漂洋过海,光是关卡的检查就难以通过,而且价格不菲 。相比之下,炸弹可以DIY,一般人稍微经过一些培训,有基本的中学物理、化学知识,都能学会 。
另外,炸弹适合革命党人单打独斗,且效果立竿见影 。清朝大员出门,常常八抬大轿,鸣锣开道,一行人声势浩大地过来,只有*员坐的轿子目标最大,就好像是跟人说,来吧,我在这儿呢 。如此,一颗炸弹过去,非*即伤 。
DIY炸弹
清末,大批留学生东渡,高峰时据说有几万人滞留日本 。这些年轻人从日本带回来的,除了科学、经济、文化知识外,还有革命思想以及制作炸弹的技术甚至炸弹(同盟会总部可是设在日本的哦) 。比如,阎锡山学成归国过海关时就怀揣了大学文凭和炸弹 。
据说最初炸弹的试验地点在日本的横滨,还请了一个俄国虚无党(无政府主义)的人来当教师传授制作各类炸弹的方法和使用方法 。连蔡元培这样的翰林,都在日本研制炸弹 。
后来由于清廷向日本提出抗议,日本管得严了,革命党人不得不转移到香港、广州等地制造 。孙中山在香港学医
期间,即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诸人(人称“反清四大寇”),在医院里暗自学习制造炸弹的方法 。为试验功效,曾经用妇人的裹脚布卷上炸*,自医院楼上掷到街上,隆然一声,惊动四邻 。警察闻声赶至,密查多日,最终也不知抛掷者为谁 。
柳亚子回忆,1906年他入四川通学所,“习实用化学,思制爆裂弹,以实行暗,学未成而终缀” 。当年在长沙明德中学操场边有间小屋,一到夜深,黄兴黄老师就在那里试制炸弹,这对周围的居民来说,几乎不是秘密 。
炸到自己,伤及无辜
制作炸弹是高危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炸到自己 。
同盟会会员刘思复1905年在日本学得制作炸弹技术,1907年,在香港“偶因试验失慎,为水银炸*击伤脸部”,伤愈后又在香港青山试验炸弹投掷方法 。同年,刘回广州活动,准备刺水师提督李准,行动所用的炸弹从香港偷运回广州 。装配时发生爆炸,刘思复本人被炸致残 。爆炸引起警察注意,刘思复被捕入监 。
武汉地区革命党人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直接导致武昌起义提前爆发 。1911年10月初,湖北革命党人已决定当月11日起义,但在9日,共进会首领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装配炸弹时,由于抽烟引起炸*爆炸,孙武受伤,而俄租界巡抚闻讯赶来查抄了机关的物品,并转交给清朝*府,*府下令搜捕革命党人,结果,革命党人不得不临时决定提前起义 。
那些年,革命党人前后组织暗团达16个之多 。那些炸弹爆响炸*清朝大员的同时,自然也会伤及无辜 。马超俊在天字码头炸*了广州将*凤山,据马后来回忆“凤山当场炸毙,连护卫旗兵与观众*伤七十余人” 。

效果有时不理想
多数革命党人装配的炸弹是用今天仍可见到的“摔炮”原理制造,利用投掷时的猛烈撞击引爆 。这样的炸弹既不能保证投掷时一定爆炸,同时对使用者十分危险,受到稍大冲击或震动就会自爆 。1905年9月24日,吴樾谋炸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 。案发当时,大臣绍英在场 。据绍英儿子马士良讲述:案发当天,吴樾伪装成*府的随从,尾随大队,上了火车 。后被发现,吴樾见状不妙,紧急果断投弹,可是,炸弹还没来得及抛出去,就爆炸了 。吴樾当场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