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 江上


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 江上

文章插图
江上(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 江上】《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首句写雨过天晴,阴云半开的景象 。次句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 。全诗悠远淡雅,情趣横生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江上》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临川先生文集》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⑴ 。青山缭绕疑无路⑵,忽见千帆隐映来⑶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晚云:一作“晓云” 。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 。徊,一作“回” 。⑵缭绕:迴环旋转 。⑶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白话译文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 。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
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 江上

文章插图
《江上》诗意画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钟山,“诵诗说佛”(苏轼语),追求心境的宁静 。与此相适应,他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雅丽工致的绝句,在这种凝鍊轻巧的形式中,他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例子 。诗写泛舟江上所见的景物 。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象,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 。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来构成他的画面,“江北秋阴一半开”一句,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 。“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 。“低徊”本来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主,静中有动 。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 。它颇有米家山水的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是明快清晰的,而好象是有意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阴沉的秋空不是全部开朗而是“半开”,可见光线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灿明艳,而带着雨意,它不是暴风雨之前翻滚的黑云,却是低徊容与,悠然静穆 。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面的基调 。三、四两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山是纠结盘曲的,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正告诉诗人前途遥远,道路无穷 。这两句写江行的待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 。后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由此生髮出来的名句 。这里青山的迴环曲折,帆影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 。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苏轼评王维的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讲法,把诗境与画意结合在一起谈 。诗与画的紧密结合,在唐朝的山水诗、画中得到完美的结合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都带有画的气质与风韵 。唐人的山水诗画重点突出自然的美 。宋人的山水画强调质,通过时序节令和布局,表现真实的生活,山水诗也提倡清新蕴藉,要求把真情实感通过客观描写表达出来 。王安石的山水诗,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 。这首写江行的诗,在灰暗的底色上布置了一幕开阔的画图,辅以幽深的笔调,与米芾山水画笔法相吻合,表现一种含蓄朦胧的美 。同时,诗人又经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示出对路途遥远、风云变幻的惆怅,把主观思想加入了山水诗中,丰富了诗的主题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 。庆曆二年(1042年)进士 。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所着《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