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侯


雷德侯

文章插图
雷德侯【雷德侯】雷德侯教授(Lothar Ledderose),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 。
基本介绍中文名:雷德侯
外文名:Lothar Ledderose
民族:德国
出生地:德国慕尼黑
出生日期:1942年12月7日
毕业院校:海德堡大学
代表作品:《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万物》
主要事迹1961 -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 。1969年以《清代的篆刻》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 。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 。雷德侯教授还兼任德国东方学会会长(1984—1990),柏林学术院院士(1983—1984)、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 。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柏林与维也纳,1985)、“兵马俑大军”(多特蒙德,1991),“日本于欧洲”(柏林,1993)、“中国明清绘画”(巴登巴登,1985)等 。着有《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普林斯顿大学1979年版)、《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柏林Gund—H出版社1998年版)等,《万物》(普林斯顿大学2000年版)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 。2005年9月7日,雷德侯教授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代表作品模件化与中国艺术——雷德侯《万物》(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Mi Fu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Calli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