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洱源县邓川镇下辖村 大营自然村

大营自然村(云南洱源县邓川镇下辖村)大营自然村隶属于邓川镇旧州行政村,属于山区 。位于邓川镇南边,距离旧州村委会9公里,距离邓川镇8公里 。国土面积5031亩,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4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泡核桃、大蒜等农作物 。有耕地188亩,其中人均耕地0.95亩;有林地4693亩 。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8户,有乡村人口193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人,劳动力1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3人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48户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行动电话的农户数26户,其中拥有行动电话农户数16户(分别占总数的54%和33%)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7.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5公里 。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机车2辆 。
【云南洱源县邓川镇下辖村 大营自然村】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3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大营自然村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云南洱源县邓川镇
面积:5031亩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8亩,人均耕地0.97亩,主要种植小麦、辣椒、大豆、玉米、白芸豆等作物;拥有林地469.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6亩,主要种植梅子、泡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85亩 。有砂石等资源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33%;畜牧业收入34万元,占总收入的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头,肉牛45头,肉羊215头);林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1%;第二、三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8%;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3% 。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5%),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0人 。特色产业大营自然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 。2011年,种植、养殖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0.00万元 。特色产业为梅果业,该村计画发展泡核桃 。人口卫生大营自然村现有农户50户,共有乡村人口192人,其中农业人口192人,劳动力1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86人 。乡村人口中男性94人,女性98人 。该村以汉族、白族为主,其中汉族3人,少数民族189人,白族188人,彝族1,0 。乡村人口中按教育程度分,大专及以上6人,中学136人,国小38人,未上学1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建有卫生室1个,卫生室面积80.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4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8.00公里 。建有公厕0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0个,没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该村人畜混居50户 。2011年底,该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8人,享受低保17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9人,五保户1人 。文化教育大营自然村建有国小1所,校舍建筑面积5867.00平方米,拥有国小教师20人,就读国小为旧州完小,距离国小9.00公里,在校小学生23人,入学率为100.00% 。就读中学为邓川初级中学,距离中学8.00公里,在校国中生5人,入学率为100.00% 。村务公开2011年底,大营自然村集体总收入0.2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1.50万元,村集体经营收益0.20万元,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4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8.00亩,土地流转面积70.00亩 。已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託管理,已定期开展财务公开 ,已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主要以贴上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 。基层组织大营自然村有1个自然村,1个村民小组,有村干部1人,其中女干部0人,村小组干部1人;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人,少数民族党员3人,其中男党员2人、女党员1人 。该村建有团总支0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10人 。发展重点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地处山区,水利设施缺乏,全部依靠天然降水;交通不便,现有道路不规範,无法保证安全行车;属零通电村;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经济收入低,属贫困村 。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大力发种植业,发挥区域优势,种植辣椒、大大白芸豆、洋芋等作物;大力发展养殖业,主要以肉牛、生猪为主;发展林果业,扩大泡核桃、梅果的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村民外出务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本村儘早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