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故里( 二 )


魏徵故里

文章插图
魏徵故里晋州明隆庆五年出生的着名史学家曹学(人全)所着的《蜀中名胜记》卷二十六记载:“《志》云逍遥楼废址,在武连旧镇,唐颜真卿书三大字碑刻在焉,元改武连县学为魏公书院,以魏徵所生之地也,学正王惠为之记” 。魏公书院即后来的“文贞书院” 。据《蜀中名胜记》成书年代推测,《志》书当为明代或明以前之作,因此可更进一步断定,在元明之时,已经有了魏徵生于剑阁武连的记载 。清朝雍正时,知县李梅宾所撰《剑州志》记载;“唐魏徵,州之西凤凰山,传为征之生处” 。清同治年间,翰林李榕所辑的《剑州志》记:“凤凰山在武侯坡东,传为魏徵生处” 。民国初年剑阁知事张政于武连驿栅门题的对联也可以看出魏徵出生于此 。其联文:“千万古不改溪山是秦蜀通衢晋唐旧县 数百家自成村落愿文贞再出诸葛重来”清朝光绪时,武连丞李树在其《月楼诗抄》、《登寿中即景》中有这两句;“凤凰山下宿曜,魏公往业绍蜀山” 。另还有一副对联,前四字风化脱落:“……先后问睽魏谏议,余生也晚往来唯拜武乡侯” 。可见武连乡人经常把魏公祠的魏徵和武侯坡的诸葛亮的遗址常常提到,如果没有乡土感情,愿“文贞再出”和“诸葛重来”的诗句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但经多方考证,剑阁是魏徵的出生地 。历史沿革唐唐代吴兢(670—749)《贞观政要》(约720)记载:魏徵,鉅鹿人也 。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记载也没有错,鉅鹿人可以指巨鹿郡人 。但是在魏徵去世后的大概八十年成书 。
魏徵故里

文章插图
魏徵故里晋州唐代欧阳询(557年一641年)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鉅鹿郡魏徵撰 。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颖川陈叔达等,鹹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与魏徵同朝 。注解:这个巨鹿指的也是巨鹿郡,原因就是其他的人名前面都是郡名,县的上一级,杜淹是京兆杜陵 人也说自己“京兆杜淹”而不是“杜陵杜淹”,巨鹿魏徵也应该是巨鹿郡,拿现在的行政区划举例有几个人,你挨个介绍,河北的小张,河南的小王,山东的小赵,山西的小刘,福建的小陈,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乡光明村的宋小宝,你只能说是吉林的小宋 。《九成宫醴泉铭》也记载魏徵为鉅鹿人,原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鉅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魏徵亲撰写《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魏徵第二子魏叔瑜)的碑文所言:“曰魏氏,巨鹿曲阳人也” 。张说(667—730) 。《北史·魏长贤传》(659年)“魏长贤(魏徵父亲),收(魏收)之族叔也” 。《元和郡县图志》(820年)后魏、北齐贵族诸魏,皆此邑(汉下曲阳,属鉅鹿郡,当时鼓城县,现在晋州市)人也,所云“鉅鹿曲阳人”者是矣 。值得读者注意的在唐朝时期,是时间更长的时候一直到元朝,关于魏徵的记载都是没有异议,记载都是巨鹿人,巨鹿郡(唐京兆开元寺钟铭),巨鹿曲阳人(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但是到了元朝就有了各种争议,因为魏徵故里籍贯之争和分歧,从元明时候就开始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差异也会有 。而且有些文章有些误导,就是故里籍贯是祖辈生活和出生的地方,记载地点都是出生或去世之前,而不是以后,过去的历史不是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要带着历史去看问题 。所以 唐朝以后的历史文献基本上可以不做考证之源,魏徵祠 有好几个,各个地方县誌都有记载,凭空多了争论 。看看唐朝的记载,尤其是记事《唐京兆开元寺钟铭》《九成宫醴泉铭》《文中子世家》还有碑记《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因为记事就像日记写的时候无需考证以前实时记录,墓碑不可能祖籍写的不对 。然后对应一下魏徵和父辈出生以前和在世时候的行政区划改变,魏徵故里简单明了 。为了争魏徵,更有甚者 直接改中文百科历史记载,五代记载《旧唐书(945年) 。魏徵列传》 原文:魏徵,字玄成,鉅鹿曲城人也 。父长贤,北齐屯留令 。直接写: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征,字玄成,巨鹿人 。把后面“曲城人,父长贤,北齐屯留令” 。都去掉给不是十分了解巨鹿郡历史和巨鹿郡地理(巨鹿郡曾经多次立废)的人造成误导,模糊概念,修改不利于自己学术的引用甚至改成对自己有利的,忽略不利于的重要文献,甚至凭空想像 。请“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旧唐书(945年)魏徵传》五代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魏徵本传》中记载: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征,字玄成,巨鹿人 。五代记载《旧唐书(945年) 。魏徵列传》 原文:魏徵,字玄成,鉅鹿曲城人也 。父长贤,北齐屯留令 。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徵鉅鹿人 。《资治通鉴》也记载:魏徵为鉅鹿人 。《新唐书》公元1060年中记载: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元元人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征,巨鹿人 。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中记载:宰相魏徵,鉅鹿人也 。时上疏谏之 。明《晋州重修儒学明伦堂碑记》“晋畿辅首善地,降神毓秀,代产伟人,唐有魏文贞公” 。明代《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 。明代《顺德府志》、《巨鹿县志》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清浙江魏氏分徙录.记载 “至郑国公由曲阳卜居彰德府之安阳县” 和 “政公居曲阳后徙居越之山阴宣化乡昌安里” 。记录魏徵和其家族是有曲阳迁徙到他处 。台州市《魏氏宗谱》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鉅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鉅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鉅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鉅鹿县人 。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叔瑜、孙华、曾孙宗谅 。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鉅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鉅鹿县 。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年 。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 。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