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桂圆


莆田桂圆

文章插图
莆田桂圆【莆田桂圆】莆田桂圆,又名“兴化桂圆”、“莆田龙眼”、“兴化龙眼”,“益智”,莆田当地百姓也称其为“三尺农味”;福建省莆田市特产,中国地理标誌产品,是中国桂圆(龙眼)的佼佼者,莆田市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果品品质好,加工的桂圆乾以其颗粒大,外壳橙黄、浑圆不塌陷,果肉晶莹剔亮、易剥离,香甜可口而久负盛名 。
基本介绍中文名:莆田桂圆
产地名称:福建省莆田市
品质特点:颗粒大,果肉晶莹剔亮、易剥离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8年第132号
批准时间:2008年12月10日
品种品质主要品种由于莆田独特的地理条件,所以莆田桂圆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水南1号”、“友谊106号”这两个品种,达国家一级龙眼标準,为国内领先;“松风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睐 。主栽品种“乌龙岭”、“油潭本”、“水南1号”、“松风本”、“立冬本”等品种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维生素C含量丰富,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这些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
莆田桂圆

文章插图
莆田桂圆外观特徵友谊106:9月底至10月上旬成熟(莆田市,下同)的龙眼晚熟稀优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6.1克,最大可达25克,可溶性固形物19%以上,可食率70%以上,该品种具有质脆化渣,味清甜,不流汁,易离核,果穗大,果实大小均匀,较丰产、稳产等特点 。水南1号:是莆田市选育的龙眼新品种 。果实成熟期在9月中旬左右,抗病力强,速生丰产 。平均单果重18-23g,最大达32g,果肉厚且脆,味清短期,可溶性固开物18.3-21.6%,可食率平均72.5% 。松风本(水南2号):成熟于10月上、 中旬的龙眼晚熟稀优新品种,单果平均重13.6g,最大可达16.2g,可溶性固形物23-25%,可食率62.8% 。肉脆香甜、色透明、不流汁,质特优,果皮外观青黄,色美,厚度适中,鲜吃焙乾均可 。龙优:是莆田市选育的早熟龙眼优良新品种 。平均单果重16.37g,可溶性固形物18-19.1%,可食率68.2%,成熟期在8月上中旬,比乌龙岭早熟10-15天,该品种具有早熟、果大、质优、可食率较高、早投产、丰产稳产等特点 。立冬本:树型稍矮化圆头型;特晚熟优良品种,果实成熟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挂树期长,平均单果重12.6-14.5g,最高达17g;可溶性固形物20-30%,可食率达65%左右,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厚度适中,鲜食焙乾均可;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汁多质细,味农甜,品质优 。品质特点莆田市龙眼乾加工工艺世代相传,独具特色 。“兴化桂圆乾”以其颗粒大,外壳橙黄、浑圆不塌陷,果肉晶莹剔亮、易剥离,香甜可口而久负盛名,历史上已远销东南亚及江、浙、沪、皖一带 。产地环境莆田桂圆,福建省莆田市特产,也称“莆田龙眼”,因莆田、仙游古代属于兴化府,所产龙眼品质特优,焙乾的龙眼通称“兴化桂圆”、“兴化龙眼”,莆田市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尤以龙眼为佳,素有“莆田桂圆(兴化桂圆)甲天下”之美誉 。
莆田桂圆

文章插图
莆田果农採收桂圆地理方面,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8°27′-119°39′,北纬24°59′-25°46′,整个地势背山面海,西北部山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木兰溪、延寿溪、秋芦溪等河流提供了充足的农业生产水源 。气候方面,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1℃,年均日照时数1995.9小时,无霜期300-350天,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属于中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 。2008年,莆田桂圆乾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成为了地理标誌保护产品,才逐渐揭开了莆田桂圆乾的神秘面纱、销量也直线上升,莆田绿康乾货商行每年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批往全国各地的桂圆乾近2万吨 。同时也走进了全国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历史渊源莆田桂圆(龙眼)栽培始于公元前后的汉代,历史悠久 。据左太沖《蜀都赋》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龙眼唯闽中及南粤有之 。据《兴化揽胜》载:兴化在公元7-10世纪的唐代就已有龙眼种植,宋、明两代尤盛 。公元15世纪的明弘治《兴化府志》载:仙游、莆田两县每年进贡兴化桂圆乾有一千多斤 。又据唐御史黄滔撰写的黄山灵岩寺碑铭记述,莆田县东峰庙当时已有龙眼栽培和加工技术居中国领先地位,如高接换种、小苗嫁接、品种选育、桂圆乾加工等 。明朝文学家宋钰白《桂圆诗》云:“圆若骊珠,赤如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肌,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乘 。”又作诗讚美:“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 。臂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 。”据《兴化府志》记载,1083年,宋徵宗即位的次年八月,皇后玉体欠安,御医无策,恰逢兴化进贡龙眼到京,皇后品尝,顿觉生津,再食能吞食行走,皇后玉体康复,徵宗大悦,赐予“桂元”美名,并称龙眼超众果而独贵,卓绝美而无俦 。生产情况1956年至1983年,作为福建省特产的龙眼乾被列入国家派购产品,大部分用作与外省交换紧俏物资 。1981年,福建龙眼栽培面积占全中国60%,也是世界上龙眼最集中的地方,1984年起,取消派购,开放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