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

文章插图
海峡西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又名海峡西岸经济区 , 是以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5大中心城市为核心 , 包含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巖 , 浙江省的温州、丽水、衢州 , 江西省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 , 广东省的汕头、潮州、揭阳、梅州总计20个地级市所组成的国家级城市群 。
【海峡西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 既是开展对台合作 , 促进和平统一的基地 , 又可在合作中加快发展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 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繫 , 互利共赢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鑒于海峡西岸特殊的地理位置 ,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海峡西岸城市群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 城市发展、经济合作、对台交流等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进展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海峡西岸城市群
外文名称:Urban Agglomeration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traits
别名:海西城市群
行政区类别:国家级城市群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华南
下辖地区:福建、广东、浙江、江西20个地级市
地理位置:东南地区
面积:27万平方公里
方言:闽东语、闽南语、潮州话、赣语、客家话、温州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三坊七巷、武夷山、开元寺、清源山、鼓浪屿、雁荡山、摩天石庵等
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等
火车站:福州站、泉州站、厦门站、南平站、汕头站、温州站、赣州站等
车牌代码:闽A、闽C、闽D、粤D、浙C、粤U等
着名高校:福大、厦大、华大、温大、汕大等
简介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 , 厦门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 , 泉州则是福建省的经济中心 , 吸引了大量台商的投资 , 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海峡西岸城市群与台湾隔海相对 , 既是开展对台合作 , 促进和平统一的基地 , 又可在合作中加快发展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 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繫 , 互利共赢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鑒于海峡西岸特殊的地理位置 ,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海峡西岸城市群是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地区 ,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 城市发展、经济合作、对台交流等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进展 。成员福建省(9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巖浙江省(3市):温州、丽水、衢州江西省(4市):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省(4市):汕头、潮州、揭阳、梅州规划《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简介2009年12月 , 建设部(现已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覆《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 。这是继京津冀城市群之后 , 国家批覆的又一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 。福建省建设厅介绍 , 这份由省部共同编制的《规划》 , 是福建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项城市发展规划 。它重点明确了海西城市群发展格局、定位、目标、战略 , 以及重大空间部署、产业空间最佳化、湾区发展定位、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镇体系组织、海西九大城市发展指引、周边省区协调等 , 展望了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发展前景 。规划摘要 海西城市群 凸显两岸交流枢纽战略地位原建设部长汪光焘:规划注重城乡统筹 , 注重区域统筹 , 明确了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发展定位 , 是一个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规划 。《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从谋划长远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高度 , 搭建起海西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性框架 , 为海西城市群的发展 , 指明了方向 。规划确定了海西发展总目标——将海西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 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视窗 , 衔接长三角、珠三角 , 辐射中西部的沿海增长极 , 两岸文化交融、社会和谐的示範区 ,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 。规划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 , 实现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和谐、持续、快速发展 。到2020年 , 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2%以上 。规划展望了海峡城市群蓝图——海西城市群毗邻台湾的空间区位优势及其作为两岸交流枢纽的战略地位再次凸显 , 海峡两岸将形成紧密互动的一体化合作区域 。规划提出了海西城市群空间蓝图——形成“一带(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依託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多个区域次中心)”的海西城市群空间结构 。规划提出了海西城市群的产业蓝图——形成“一带(沿海产业集聚带)、双区(北部以福州中心城区、长乐空港和江阴港区组合形成的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 , 南部依託‘滨海环湾走廊’ , 由厦门中心城区、机场新城、泉州中心城区和漳州中心城区组合形成的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四基地(四大工业基地 , 由北至南依次为福州现代製造业基地、莆田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泉州现代製造业基地和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引导型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三都澳、东山湾两大战略储备地区和闽浙、闽赣浙、闽赣粤、闽粤四大跨省产业发展协调区 。规划勾绘出海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等组成的区域铁路网格局;建设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际轨道干线;建设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区域高速干线公路与都市区快速干线 , 形成布局合理的干线路网系统;形成枢纽机场、支线机场、旅游机场有序衔接、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航空网路体系 。规划还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提出了城市职能和空间发展指引 。为规划省部联合召开7场会议省部联合编制地方城市群规划不是第一次 , 但建设部如此频繁到地方指导和推动 , 却是首次 。建立原因海峡西岸城市群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 , 北承长江三角洲 , 南接珠江三角洲 , 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 , 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 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 , 牢牢把握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的主题 , 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 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 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 ,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将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民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 , 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意义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构造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 ,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 , 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 , 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最新进展2010年11月30日 , 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 。平潭海峡大桥是福建省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特大桥 , 项目起点于福清市东瀚镇小山东 , 跨越海坛海峡 ,  经北青屿 , 终点至平潭娘宫 , 全线长4976米 , 其中桥樑长3510米 。平潭县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 , 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相距最近的县 。平潭海峡大桥的建成通车 , 将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