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镇中心国小

马山镇中心国小【马山镇中心国小】马山镇中心国小地处济南市长清区城南20公里处,南与肥城市相临,位于镇政府驻地,是一处典型的山区国小 。学校始建与1967年,占地65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59.54平方米,共有校舍61间,其中普通教室31间,2004年秋季,因合点并校生源增多,校舍紧缺问题更加突出,现缺教室达12间 。学校共有教学仪器2147件,计款62360.23元 。图书8417册,生均17册 。目前,学校共设1——6年级,10个教学班,在校生493名,教职工21人,其中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3人 。
基本介绍中文名:马山镇中心国小
总建筑面积:为2159.54平方米
始建于:1967年
占地:6545平方米
学校概况普通教室31间,但大部分是用坟墓上的石头和黑砖建成,且目前仍在使用;除新建微机室外,其余全是简易的瓦房,校舍陈旧,十余间教室内墙皮脱落,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国家二类标準 。今年,学校被评为镇级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其中,专科学历15人,本科学历5人,另有8人正在参加本科进修学习,领导班子有5人组成,校级3人,中层2人,全体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中青年教师较多,年龄结构分布合理 。学校服务範围为:郭庄、马东、上义合、地楼、中义合、周庙、北李、小崔、大元、小元、宋庄、镇直等12个行政村,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20%以上 。学校成就多年来,该校全体教师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发扬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时时处处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总目标,做了大量艰苦而细緻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校从常规管理入手,使各项工作做到了常抓不懈,在历年的上级视导、督导检查中名次总是位于前列,多次受到领导好评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中每年都有十余名同学考入区重点中学,自2004年近三年的区统考中,该校成绩在全区均名列前茅,特别是去年六年级毕业班在全区汇考中各科总分名列全镇第一名、全区第一名,创历史新高,及格率、优秀率大幅度提高,其中有9名同学报考了重点中学,其中就有6名同学达到或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录取率超过了67% 。每年都有十几名教师获得市、区、镇级优质课一、二等奖,并有十几人次的论文,教案设计获得国家及省、市、区奖励,先后涌现出三名区“百佳教师”,一名区“巾帼十大标兵”,一名学科带头人,十余名区先进工作者,一名市级“三八”红旗手,仅本年度就有20人受到区级以上表彰 。有十几名学生获市级“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各兴趣小组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达100多人次,学校也多次获国家、省、市级“优秀组织奖” 。2000年春,学校被定为“济南市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基地”,近几年在古诗文诵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在全区古诗文展示中获区二等奖,2002年又有9名学生获古诗文知识竞赛一等奖,6名学生获区“古诗文诵读小能手称号”,他们的背诵篇目都超过了150首,大多学生背诵篇目都超过了60首 。2002年10月,该校被济南市教研室授予“济南市古诗文诵读实验先进单位”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语文教研组也被评为区先进教研组,04年10月份“神奇的马山”被定为学校课程 。该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教育原则,2003年、2006年分别被区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每年清明节该校都去“史元厚烈士纪念祠”进行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此,三年级被济南市少工委命名为“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中队” 。2003年6月学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2004年2月被评为镇级“全方位目标管理红旗单位”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教育形象建设年”的活动目标,学校04年投资近3000余元,大搞校园文化建设 。为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使此项更上一个新的水平,利用05年暑假期间,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近40000元(含新建、维修),大搞校园文化建设,使教师的办公条件,学生的学习条件,师生风貌、育人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学校荣誉由于学校的工作成绩突出,每年都被镇委、镇政府评为“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红旗单位”;2004年9月、2006年9月分别被评为区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5年2月、2006年2月、2007年3月分别被评为镇级“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被评为区级“三八红旗单位”;2007年2月被评为镇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