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


参谋长

文章插图
参谋长【参谋长】参谋长一个汉语辞彙,拼音是cān móu zhǎng,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 。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 。
基本介绍中文名:参谋长 
外文名:chief of staff
拼音:cān móu zhǎng 
亦称:首长
介绍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 。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 。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 。只有在师旅级以上单位,才设参谋长 。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经军事首长授意,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 。连级参谋相当于连级,可以是正连职,也可以是副连职,如果继续升值的话可以升职到营职参谋,最后做到各个级别的参谋长 。参谋制度起源于德国,德军中有这样一句话,”聪明又懒惰的人,适合当司令官,聪明又勤快的人,适合当参谋长,愚蠢又勤快的人,可以被支配着使用,愚蠢又懒惰的人,就只能叫他滚蛋了”,这句话实际上就说明了司令官只要是提出作战构想和大体方向,而具体的作战计画的制定和人员,后勤,物资等等这一切具体的安排都需要由参谋们来决定,参谋长就是一个总负责人,所有的司令官的构想都需要参谋长及他手下的参谋们来替司令官完成 。职责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 。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 。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 。只有在旅团级以上单位,才设参谋长 。
参谋长

文章插图
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经军事首长授意,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 。在欧洲,参谋长出现于拿破仑战争时代 。它伴随近代大规模战争的出现而产生,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 。级别级别:参谋长相当于单位军事主官副职,也就是说团参谋长是副团级、师(旅)参谋长是副师(旅)级,军参谋长是副军级、军区参谋长相当于军区副司令员 。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罗瑞卿、粟裕、肖劲光、黄克诚、左权、朱云卿等曾是我军十位着名的参谋长 。根据《内务条令》,参谋长和副参谋长的职责为:第三十一条旅(团)参谋长职责旅(团)参谋长隶属于旅(团)长和旅(团)政治委员,是部队的首长之一,是司令部的直接首长,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旅(团)副参谋长职责旅(团)副参谋长隶属于旅(团)参谋长,协助参谋长工作;在参谋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参谋长的指定代行参谋长职责 。发展萌芽于春秋中国古代军队中,参谋一职及相应机构早已有之,只是各历史时期称谓各异而已 。我国古代春秋时代及春秋以前虽战事频繁,但由于当时参战国家的国力基础、军队数量、装备水平、战略战术、冲突规模等综合作战能力与战争烈度,对比后来的战国时代相对较弱,战场上武装对抗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故而,春秋时代参战各国中,往往由该国国君或集谋士与将军功能于一身的将领,亲自指挥作战,鸣金击鼓,发号施令 。因此,春秋时代是我国参谋长一职的萌芽孕育期,但当时只是军中将帅行使兼职功能,并未出现专职的参谋机构和相应的参谋长官职务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公元前512年,被吴王任命为将军的着名军事家孙武,这位对兵法深有研究的谋士,是具有“準参谋长”特徵的早期雏形代表,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还不能被称之为军队专职参谋人员 。诞生于战国而到了战国时代及战国以后,随着当时军事科技的不断进步,军队装备水平获得了大幅提高,参战国综合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交战双方不仅有了锋利的铁制兵器,同时,还装备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弓弩,其箭矢射程超过600步,攻城云梯和舟战钩拒等水陆攻防兵器,开始在军中普及列装,陆上作战时,具有快速反应与远程打击能力的骑兵,于野战中投入使用,实战频率逐步赶超传统步兵,并且在攻城夺塞的包围战中,开使运用地道战法等坑道战术,战争烈度与战役複杂性,相对于春秋时代明显加强,有时一次交战的兵力投入,竟高达十万余人,战争相持数月甚至经年 。正因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政治形势与军事战略不断变化,战争规模进一步加剧扩大,使得自春秋以来的旧有指挥作战体系,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新军事变革要求,故而,专门替国君和主帅运筹帷幄的专职参谋人员,便应运而生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比较早期的古代军队参谋长,是战国中期的齐国军师孙膑,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因此,时任军师的孙膑,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史可考的最早的专职军队总参谋长 。出现于唐朝虽然我国古代军队作战序列中,军队参谋人员和军事参谋机构,在战国时期便以出现并开始发展,但对行使专职参谋职能的军事人员,职务称谓上却并非“参谋”,而是常以“军师”等各种特定称谓来指称该职 。我国军事史上,最早出现“参谋”称谓的历史时期是唐代,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当时各节度使属员有“···行军参谋,关豫军事机密 。···”,故而,从唐朝以后,“参谋”称谓便沿用至今,这便是我国现代军队职务“总参谋长”中,“参谋”二字的历史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