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菌


霍乱菌

文章插图
霍乱菌【霍乱菌】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 。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 。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 。霍乱菌是引起人体消化道严重病患的弧菌 。
基本介绍中文名:霍乱菌
外文名:Vibrio comma
拼音:huoluanjun
释义:引起人体消化道严重病患的弧菌
发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 。O1和O139这两种霍乱弧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疾病暴发 。大多数的疾病暴发由O1型霍乱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国确定的O139型仅限于东南亚一带 。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可引起轻度腹泻,但不会造成疾病流行 。是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的新的变异菌株 。据观察认为,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 。传播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 。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徵 。致病原因霍乱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对乾燥、日光、热、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霍乱弧菌产生致病性的是内毒素及外毒素 。正常胃酸可杀死弧菌,当胃酸暂时低下时或入侵病毒菌数量增多时,未被胃酸杀死的弧菌进入小肠,在硷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外毒素 。这种外毒素具有ADP-核糖转移酶活性,进入细胞催化胞内的NAD+的ADP核糖基共价结合亚基上后,会使这种亚基不能将自身结合的GTP水解为GDP,从而使这种亚基处于持续活化状态,不断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致使小肠上皮细胞中的cAMP水平增高,导致细胞大量钠离子和水持续外流 。这种外毒素对小肠黏膜的作用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过肠管再吸收的能力,在临床上出现剧烈泻吐,严重脱水,致使血浆容量明显减少,体内盐分缺乏,血液浓缩,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由于剧烈泻吐,电解质丢失、缺钾缺钠、肌肉痉挛、酸中毒等甚至发生休克及急性肾衰竭 。特徵菌体弯曲如弧形或逗点状,长1~3微米,宽0.3~0.6微米 。直接从病人排出的米泔水样粪便作涂片镜检,常可见弧菌彼此连线,平行排列如“鱼群”状 。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稍久,菌体可变成桿状 。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细胞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特殊的是,其含有一大一小两个环装D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