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

九针【九针】针灸器具 。古代九种针具 , 即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
基本介绍中文名:九针
出处:《黄帝内经》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古代九种针具 , 即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解读出《内经》 。《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灵枢·官针》等篇均有记述 , 详细记载了九针分类、名称、形状长度、适用範围等等 。《灵枢·官针》:“九针之宜 , 各有所为 , 长短大小 , 各有所施也” 。其中圆针、鍉针用于体表按压;铍针用于切开排脓;其余用于不同部位的针刺或刺血 。另外 , 《内经》中“九针”不仅指具体的九种针具 , 还被用以泛指针具 , 或针刺疗法 , 或针道 。如《灵枢·外揣》:“夫九针者 , 小之则无内 , 大之则无外 , 深不可为下 , 高不可为盖 , 恍惚无穷 , 流溢无极 , 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 , 然余愿杂之毫毛 , 浑束为一 , 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 , 非独针道焉 , 夫治国亦然 。”此处“九针”实指“针道” 。《针灸聚英》卷四载有“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 , 涌泉太溪中脘接 , 环跳三里合谷并 , 此是回阳九针穴 。”实际是恰为九个腧穴 , 以代表针刺疗法的“九针”名之而显其宝贵 。《灸法秘传·凡例》:“古圣用九针 , 失传久矣 。今人偶用者不但不谙针法 , 亦且不熟《明堂》 , 至于灸法亦然也 。”此处“九针”亦谓针道 。现今 , “九针”之术语已经使用不多 , 主要是因为针具的製作材料和技术水平的发展 , 以及治病方法的进步等因素 , 九针中部分针具已经不用 , 部分针具有所演变 , 对针具的分类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但古医籍中有关九针的载述 , 对今天仍然有启发意义 , 对认识针刺疗法及其理论 , 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套用九种针具的套用1、镵针:后人又称箭头针 。见《灵枢·九针十二原》:“一曰镵针 , 长一寸六分 , ……头大末锐 , 去泻阳气 。”主要用于浅刺皮肤出血 , 治疗头身热症等 。又《灵枢·官针》:“病在皮肤无常处者 , 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 。”近代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皮肤针 。2、圆针:后人又称圆头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二曰员针 , 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 , 揩摩分间 , 不得伤肌肉 , 以泻分气 。”《灵枢·官针》:“病在分肉间 , 取以员针于病所 。”说明其针头卵圆 , 用以按摩体表 , 治疗筋肉方面的病痛 。3、鍉针:近代有称作推针 。其针体较粗大 , 针尖钝圆而微尖 , 如黍粟一样 , 长3.5寸 。用于按摩经脉 , 按压穴点 , 不入皮肤 , 而有导气和血、扶正祛邪功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鍉针者 , 锋如黍栗之锐 , 主按脉勿陷 , 以致其气 。”《灵枢·九针论》:“鍉针 , 取法于黍粟之锐 , 长3.5寸 , 主按脉取气 , 令邪出 。”《灵枢·官针》:“病在脉 , 少气当补之者 , 取以鍉针于井荥分输 。”可用于虚证、疼痛证 。4、锋针:亦称三棱针 。《灵枢·九针论》:“锋针 , 取法于絮针 。筩其身 , 锋其末 , 长一寸六分 , 主痈热出血 。”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 , 刃三隅 , 以发痼疾 。”是一种体呈圆柱 , 针尖锋利 , 三面有刃的针具 。用于浅刺出血 , 治疗热病、痈肿及经络痼痹等疾患 。5、铍针:亦称针、铍刀、剑针 。《灵枢·九针论》:“铍针 , 取法于剑锋 , 广二分半 , 长四寸 , 主大痈脓 , 两热争者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铍针者 , 末为剑峰 , 以取大脓 。”其针形如宝剑 , 针尖如剑锋 , 两面有刃 , 长四寸 , 宽二分半 。主治痈疽脓疡 , 可以切开排脓放血 。6、圆利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六曰员利针 , 长一寸六分……大(尖)如氂 , 且员且锐 , 中身微大 , 以取暴气 。”是一种针体细小而尖微大圆利的针具 , 适于刺痈肿痹症 。7、毫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者 , 尖如蚊虻喙 , 静以徐往 , 微以久留之而养 , 以取痛痹” 。古制毫针长1.6寸(一说3.6寸) , 尖细如蚊虻之喙 , 用于治疗邪客经络所致痛痹等疾患 。现代临床中套用的毫针为不鏽钢製造 , 规格有0.5寸、1寸、1.5寸、2寸、3寸、4寸等数型 , 粗细规格为26、28、30、32号 , 号码小者细 , 26号以上者称巨针 , 4寸长以上者称芒针 。毫针是针灸临床中最普遍套用的针具 。8、长针:又名环跳针 。《灵枢·九针论》:“长针 , 取法于綦针 , 长七寸 , 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 , 锋利身薄 , 可以取远痹 。”其针身长 , 针尖锋利 , 而针身细薄 , 摹仿綦针的式样製成 , 长七寸 。现代所用芒针类此 。主治邪气深着 , 日久不愈的痹症 。9、大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九曰大针 , 长四寸……尖如梃 , 其锋微员 , 以写机关之水也 。”《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一杨上善注:“梃 , 当为筵 , 小破竹也 。”意指针身粗如竹筵 。又《灵枢·官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 , 取以大针 。”古代多用于关节水肿 。后人将此针于火上烧红后刺病 , 称火针 。《针灸聚英》卷三:“火针 , 以火烧之可用 , 即九针中之大针是也 。”《针灸大成》卷四即将大针将作“火针 , 一名燔针 。”近人有套用巨针 , 与大针相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