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总工程师 李炜


华东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总工程师 李炜

文章插图
李炜(华东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华东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总工程师 李炜】华东海上风电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总工程师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 ,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海上风机基础结构方面的设计、研究工作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李炜
外文名:LI WE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淄博
出生日期:1981
职业:高级工程师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工作单位: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行政职务:华东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最高学位:工学博士
个人简介李炜 , 博士(后) , 高级工程师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海上风电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海上风机基础结构方面的设计、研究工作 。学习及工作经历2012~至今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海上风电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总工程师2010~201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后2004~2010 大连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博士2000~2004 山东农业大学 工学学士主要成果概述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5余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课题 。主持设计我国第1根海上风电机组大直径单桩基础、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6MW)的全钢结构海上风机基础、目前国内试桩桩径最大(直径2.8m钢管桩 , 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和国内试桩桩长最长(桩长超100m , 浙江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的海上现场试桩工程;担任目前在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场工程(国家电投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工程)设计总工程师、浙江首个海上风电工程(国电舟山普陀6#海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总工程师 。获得中国海上风电首个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突出贡献者 。在《Applied Ocean Research》、《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Renewable Energy》、《土木工程学报》、《海洋工程》、《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海洋通报》、《水电能源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作为第1发明人 , 获专利授权16项(美国专利2项 , 中国发明专利5项 , 实用新型专利10项) 。获得软体着作权4项 。获奖情况2016年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1等奖(第1完成人)2016年电力建设QC成果奖2014、2016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学术奖)2017年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1等奖(第2完成人)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度)优秀科技成果1等奖(第1完成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1等奖(第1完成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度)优秀科技成果2等奖(第1完成人)主要荣誉2017年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2013年度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2013年度杭州市下城区“258”人才工程“十二五”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012年度杭州市下城区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2013年度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海洋工程》(ISSN 10059865)审稿人主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非零初始条件下海上浮式风电基础振动回响频域算法及试验研究(51579227)(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近海风电场新型加翼单桩基础结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41206075)(项目负责人)(2)爆炸作用下软土-结构耦合回响特徵及失效机理研究(41101519)(主要参与人)企业科技攻关项目(1)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动力回响及疲劳寿命分析(项目负责人)(3)海上风力机结构极端环境载荷作用与全寿命安全(项目负责人)(4)渤海海域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冰激振动研究(项目负责人)(5)海上大直径桩基试桩试验反分析及土体物理力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主要学术论文(1)李炜,赵生校,周永,徐学勇.海上风机基础大直径加翼单桩常重力模型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ISSN 1000131X),2013,46(4):124-132.(2)李炜 , 潘文豪 , 杨悦 , 樊建生 , 赵生校.採用高性能灌浆料的海上风机单立柱三桩基础连线段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ISSN 10006869) , 2014,35(增2):397-402.(3)李炜,胡波,李波,徐学勇,熊根,赵生校.大直径加翼单桩水平承载性能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ISSN 10006915),2015,34(4):831-837.(4)李炜,张敏,刘振亚,赵生校.三脚架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基频敏感性研究.太阳能学报(ISSN 02540096),2015,36(1):90-95.(5)李炜. 一种加装稳定翼的海上风电负压桶型基础研究. 海洋工程(ISSN 10059865),2012,30(1):145-150.(6)李炜,李华军,郑永明.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大直径钢管桩水平静载荷试验数值仿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ISSN 10067647), 2011, 31(4): 69-72.(7)李炜,李华军,郑永明,周永.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水利水运工程学报(ISSN 1009640X),2011,(3):70-76.(8)李炜,郑永明,孙杏建,罗金平,赵生校.加装稳定翼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数值仿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ISSN 1009640X),2012,(3):56-63.(9)李炜,郑永明,陆飞,罗金平,姜贞强,郇彩云.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动力分析. 海洋通报(ISSN10016392),2012, 31(1):67-73.(10)李炜,郑永明,周永. 海上风电基础ANSYS数值模拟. 水运工程(ISSN 10024972), 2010, (8): 125-128. (11)李炜,郑永明,周永. 近海风电基础桩土作用3D有限元模拟. 水电能源科学(ISSN 10007709), 2010, 28(8): 162-164.(12)李炜,陈法波,吕娜,郇彩云,朱彬彬,赵朝志. p-y曲线法在海上风电基础桩土作用计算中的适用性研究. 水力发电(ISSN 05599342), 2011, 37(10):96-99.(13)LI Wei.Comparative study of pile-soil interaction analysis method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SSN 16609336).2012 , vol.170-173:246-251.(14)李炜等. 含受损构件的海上风机三角架基础损伤识别及动力特性分析. 水力发电(ISSN05599342),2012, 38(8):80-85.(15)李炜,黄旭,赵生校,周永,王淡善.海上风机基础大直径加翼单桩常重力模型试验数值仿真.水利水运工程学报(ISSN 1009640X),2013,(4):6-11.(16)李炜 , 王卫英 , 刘福顺等. 导管架式海上风力发电支撑结构振型扩阶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ISSN 16725174),2014,44(3):98-101.(17)Fushun Liu, Zhengshou Chen, Wei Li. Non-iterative mode shape expans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based on coordinate decomposition. 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ISSN 13928716).2012,14(3): 984-993.(18)Fushun Liu, Huajun Li, Wei Li. Lower-order modal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for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 using reconstructed responses to a sea test. Applied Ocean Research (ISSN 01411187).2014,46: 124-130.(19)Fu Shun Liu, Wen Wen Chen, Chun Fu Peng, Wei Li. Non-Iterative Mode Shape Expansion for Beam Structures Based on Coordinate Decomposi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SSN16609336). 2013,284-287:503-507.(20)Fushun Liu, Huajun Li, Wei Li.Experimental study of improved modal strain energy method for damage localisation in jacket-type offshore wind turbines.Renewable Energy(ISSN 09601481),2014,72:174-181. (21)Liu Fushun, Li Huajun, Wang Weiying, Li Wei, Wang Bin. Frequency variation and sensor contribution assessment Application to an offshore platfor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ISSN 10958568),2015,337:21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