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仙居


光山仙居

文章插图
光山仙居【光山仙居】仙居乡位于光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卧龙台、北向店二乡相邻,西临竹竿河,与罗山县一水(竹竿河)之隔,南与马畈镇搭界,北与孙铁铺镇接壤 。历史上仙居就是一个由北向南通往汉口驿站,如今其区位优势更趋明显 。
基本介绍中文名:光山仙居
位于:光山县西北部
距县城:30公里
区域面积:64.51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仙居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为蒋(国)弦(国)治地 。南朝刘宋文帝元嘉25年(449年)始建乐安县,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534年)设定乐安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敕名仙居县 。宋建炎元年(1127年)併入光山 。先后历经8个朝代676年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除肖店张湾2村为平原外,其余均系丘陵区 。农作物以小麦、油菜、水稻为主,一年二熟 。矿产资源主要有重晶石、莹石、石英石等 。林业资源丰富,全乡林业总面积1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 。全乡现有小型一、二类水库12座,万方以上大塘109口,80米以上深水井29眼 。但由于易旱怕涝,严重影响农业的持续高产稳产和农民的增产与增收 。截止目前,全乡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82元的尚有7148人 。{来自网路}地理位置仙居乡位于光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卧龙台、北向店二乡相邻,西临竹竿河,与罗山县一水(竹竿河)之隔,南与马畈镇搭界,北与孙铁铺镇接壤 。历史上仙居就是一个由北向南通往汉口驿站,如今其区位优势更趋明显,沪陕高速横跨东西,孙马公路纵贯南北,是光山县人员流动和物质集散的二个主要通道之一 。全乡区域总面积6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690.5亩,辖仙居街居委会、北新村、陈楼村、独山村、何店村、仙居村、肖店村、徐楼村、袁湾村、张湾村、滕岗村、长兴镇村、草庙村、高湾村、七里村、苏岗村、徐湾村、余庙村18个行政村(街),201个村民组,6375户,22706人 。原先的长兴镇乡改编到我乡,分别是;高湾,徐湾,草庙,苏岗,七里,余庙,长兴镇 。{来自光山仙居贴吧}
光山仙居

文章插图
仙居地图一览特色产业林业生产,优质小杂果生产,脱毒红薯种植,规模养殖是该乡的四大特色产业 。从2002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优惠政策以来,仙居乡的林木面积每年以4000亩的速度增加,到目前为止,林木总面积己达18000亩 。放眼望去,“四旁”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掩相呼应,仿佛走进绿色海洋 。优质小杂果主要有板栗、梨、桃、杏、枣等 。总面积近二千亩,主要分布于徐楼、滕岗、北新、独山等村,目前80%果园己见效益 。脱毒红薯二000年在该乡试种成功,二00一年推广面积不足1000亩,当年秋季脱毒红薯平均亩产达3500公斤,高产田可达4400公斤以上,从此脱毒红薯在仙居一炮打响,2005年突破五千亩 。保守估计,仙居乡脱毒红薯的年生产能力达1050万公斤 。规模种养业是仙居的第四大产业,现有养牛10头以上的饲养户23户,养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厂4个,麻鸭养殖户17户 。仙居乡劳动力资源充裕,适宜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重晶石、河沙具有开採价值,天然水果加工后备资源丰富 。大量的速生杨,直径已达5—8cm,很快将会成材,宜于发展板材加工、造纸和家具生产 。千万吨的脱毒红薯为发展薯条、薯片、粉条、冬粉等加工提供了初级产品 。大量畜产品不仅适于发展现代化的育种繁育、养殖基地,而且还可以投建现代化的禽肉加工企业 。{来自官方}自然风光仙居乡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景美宜人 。其北部杏山,绿树掩映,花草丛生,山脚下五座水库依次排开,山影倒映水中,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 。正南有一传说神奇的独山,特有独山摩崖造像、两山濒河而立,相互媲美,登独山司马亭(为宋令司马驰所建)远眺,观阡陌纵横,农户禾锄垄亩,村舍稀疏,炊烟袅袅,闻牧笛声声,渔歌阵阵,货郎叫卖,犬吠其里 。好一派田园光!境西竹竿河自南向北流入淮河 。境内有独山洞、观音洞 。时代脚步仙居乡在乡委的带领下积极回响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有关号召,大力建设新农村,现在每一个村都有设施完备的医疗点,老百姓治病享受国家医保政策 。每一个行政村都有新农村项目,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脚步 。并且乡里大力辅助农村养殖业,现如今大大小小的猪场鸭场星罗棋布 。作为一个仙居人,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仙居的发展之迅速 。交通运输现在仙居的交通可以说已经达到一个饱和的状态,村村通工程让每一个仙居人收益,每天到集市几乎都比以前少用了一大半的时间 。通往临乡镇的汽车也是非常的多,一个个农村崛起的小富农们几乎都配上了自己的汽车 。到达县城的汽车不计其数,以前的时候到达县城只有两班车——早上去,下午回.只要你想去,白天都可以坐上车 。未来观望在政府的大力助农补农政策下,光山县仙居乡将大力发展农林副业,发扬新农村文化,按照党给的计画踏实的发展经济,同时将切实落实各项有益人民的福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