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寺庙 南少林寺( 二 )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寺庙 南少林寺

文章插图
南少林该项目拟重建南少林寺中的千佛殿、僧舍及武术馆等总建筑面积9000㎡;开发观光农业果园20000亩;兴建避暑山庄60幢;建设景点13个 。项目计画总投资3.2亿元,投资方式採用合资或合作,项目开发后预计年旅游观光利税达6000万元以上 。已委託厦门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设计规划,正组织论证等前期工作 。主要拳种三十六宝“三十六宝"传统拳术是莆田市南少林拳种之一,起源于南少林 。“三十六宝"拳种的套路以劲力突出为特点,多用拳、掌、指 。腿法篱单实用 。基本功以指、腕、臂、腰、桩功为主,劲力可分为:粘、缠、弹、等劲 。在技击方面,讲究短打、擒拿、击打穴位制敌 。鸣鹤二十八宿鸣鹤二十八宿是南少林拳种之一,起源于白鹤拳,后演变为飞、鸣、宿、食四类拳种 。鸣鹤拳与自然门、五祖拳、太极拳、地术拳等被列为福建省代表性拳种 。其代表性传承人戴义龙曾出版《南少林拳医汇宗》等专着,2003年被中国武协授予“六段拳师” 。其家传的《南少林拳谱》是研究南少林武术的重要资料 。对鸣鹤拳的抢救、保护、挖掘、传承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是以其深厚的南少林文化内涵,承载着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情结;二是以浓郁的南方特色,表现武术文化的精髓;三是拓展南少林旅游文化资源 。综上所述,“鸣鹤拳”应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遗价值2011年12月14日,与河南嵩山北少林功夫遥相呼应的莆田南少林武术,入选第四届省非遗名录 。2013年-2014年,将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最佳的全面保护目标 。莆田南少林武术是中国少林武术在南方传播,并在民间植根、传承、发扬,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朵奇葩 。莆田南少林武术自清代传入莆田民间已有300年历史,其武术精湛,技艺灵巧,可套用于健身、防御,它涉及历史学、军事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 。对南少林武术的传承研究,将有力地促进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弘扬光大,提高莆田的知名度,推动莆田及武术运动发展,对强身、防身也将起到积极的现实作用 。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洪光荣会长表示,因莆田南少林武术在几百年传承历史中,以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形式而存在,处于保守封闭的状态,许多独门绝技濒临失传 。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必然造成失传或残传、误传的状况 。20多年来,以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为主体,对莆田南少林武术进行广泛的普查、蒐集、抢救、发掘,并制定了五年计画保护措施,如2011年-2012年将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重点扶持培养濒危拳种后继传承人36人;2013年-2014年,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最佳的全面保护目标 。“但这些都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洪光荣说,希望通过本次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名录,能让我市各界更加重视莆田南少林武术的挖掘和抢救工作,弘扬南少林文化,让这一有地方特色的拳种为海西建设和两岸的交流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寺庙 南少林寺

文章插图
南少林寺相关活动2006年11月2日,南少林寺举办盛大的“恢复宗教活动场所交接仪式暨祈祝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大法会”,正式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寺庙 南少林寺

文章插图
南少林寺2015年11月9日,莆田南少林寺举办了“丝绸之路”佛教文化高峰论坛与南少林发展战略研讨会,活动吸引了200多位来自天南海北的僧众、政府官员、学者、采访人员及武术爱好者前往 。他们齐聚九莲山,共同商讨中国佛教、南少林的未来发展宏图,进行了一场事关文化输出、弘扬南少林寺禅武文化、旅游发展的大讨论 。2016年3月中旬,莆田南少林寺一行55人应邀出席印度新德里举办的“2016世界文化节暨‘生活的艺术’成立35周年庆典” 。地理位置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下林山村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