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瓦乡


热瓦乡

文章插图
热瓦乡【热瓦乡】热瓦乡位于索县西部、县城南部 。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约35公里,是除县城所在地的亚拉镇外,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乡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热瓦乡
行政区类别:乡
所属地区:那曲地区索县
下辖地区:6个建制村
电话区号:0896
邮政区码:852213
地理位置:索县西部
面积:318.61平方千米 
人口:2764人(2017)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藏E
概况索县辖乡 。位于县境西部,与亚拉镇相邻 。常住人口2764人(2017) 。辖央达、朗多、热热、白庆、拉囊塘、瓦热6个行政村 。乡政府、乡人大驻拉囊塘村 。沿革1965年设乡,1971年改公社 。1988年撤区并乡,原热瓦乡和永路乡合併为热瓦乡 。1996年,人口约0.2万人,辖央达一、央达二、亚嘎、龙多、热瓦、白轻、阿雄一、阿雄二、阿热9个行政村(一说辖央达、热瓦、阿雄一、阿雄二、登亚峨一、登亚峨二、瓦热、百吉穷、央雄9村) 。2000年,热瓦乡常住人口1950人(五普) 。【2014年代码及城乡分类】542427201:~201 220央达村 ~202 220朗多村 ~203 220热热村 ~204 220白庆村 ~205 210拉囊塘村 ~206 220瓦热村地理热瓦乡位于索县东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离县城有39公里左右 。热瓦乡地理位置乡内还有6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 。6个行政村分别为央达村、朗多村、热热村、白庆村、拉囊塘村、瓦热村 。至2016年初,集镇所在地位于热热村,集镇中有乡政府、派出所、农业银行、卫生院、邮政所、电信所等等公共及基础服务设施 。
热瓦乡

文章插图
热瓦乡辖区内有4座拉康,即:央达拉康、朗多拉康、热热拉康、瓦热拉康 。由于距离县城较近,交通条件相对便利,因此,近年来该乡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状况索县位于西藏东北部、那曲地区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 。面积59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万亩,森森面积35.9万亩,草原面积52万亩 。总人口近3.1万 。辖1个区,1个镇,11个乡,141个村民委员会 。索藏语意为"蒙古" 。元朝时期称这一带为"索格" 。明代称为"琐庄" 。明末清初,又归附于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 。1732年划归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管辖 。1751年归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 。1960年成立索县人民政府 。县府驻嘎切塘 。
热瓦乡

文章插图
热瓦乡索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属南羌塘大湖盆区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到东逐渐倾斜,平均海拔3572米 。西部有少数较开阔的气候区 。矿产资源主要有铅、煤、硫磺、石膏等 。索县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 。农作物主要品种有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元根和马铃薯、萝蔔、莲花白等 。主要饲养氂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等 。工业以民族工业为主 。主要生产氆氇、卡垫及民族服装和民族手工艺品以及制陶加工 。现有一家木材加工厂,製作牛皮鞍子、挤奶桶、酥油桶和简单的家具 。1959年修建的黑昌公路,穿越本县的西北部,从而改善了索县的交通 。近年来又修建了境内区乡间简易公路 。交通运输条件和改善,方便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民族风情:历史上索县民众信仰苯教和红教者居多 。清初随着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权后,格鲁派成为县境内的主要的教派 。目前最有名的增登寺,即为格鲁派寺庙 。其他大小寺庙共有190多座 。赞丹雪村,地处黑昌公路要道,交通较为便利 。学校、商店、银行、邮电、电视等文化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自然环境索县位于西藏东北部、那曲地区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 。索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属南羌塘大湖盆区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到东逐渐倾斜,平均海拔3572米 。索县位于西藏东北部、那曲地区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 。索曲流域位于南羌塘陆块东部,由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连曲和益曲等四条贯通性河流组成,是怒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汇水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