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简称TAE),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是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基本技术之一,具体是指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某种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血管内而使之阻塞以达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故常也被称为栓塞疗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外文名: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用途: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别称:栓塞疗法
优点:微创性、可重複性强、定位準确
栓塞物质:海绵状栓塞物质、液态栓塞物质
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和恶病质者
技术介绍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是为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微创性、全程影像引导和选择性靶血管插管技术,使得栓塞的準确性和可控性大大增强,成为革命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TAE在介入放射学中的作用就象结扎术和切除术在外科的作用一样重要 。治疗机制栓塞物质经导管注入到血管内,随之,血管被栓塞,进而会对靶血管、靶器官和局部血流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优点微创性、可重複性强、定位準确、疗效高、见效快、併发症发生率低、多种技术的联合套用简便易行等 。材料介绍用于经导管注入并达到血管栓塞的材料称为栓塞物质或栓塞剂 。其作用主要是达到止血、阻断肿瘤的血供、抑制肿瘤生长,治疗某些血管疾病的目的,亦可用于某些外科手术前的準备 。栓塞剂包括自凝血块、自体组织、明胶海绵、无水酒精、不鏽钢圈、聚乙醇、碘油乳剂等,如果按照栓塞物质栓塞血管的时间长短分为短、中、长期三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态和液态栓塞剂;按栓塞血管直径的大小分为大、中、小型栓塞剂 。这几种分类方法均不能全面概括栓塞物质的特性,在此仅根据其物理特性简要介绍一下:1、海绵状栓塞物质包括明胶海绵和泡沫聚乙烯醇 。此类栓塞物质的特点为:具有可压缩性,被压缩后能通过直径较小的导管,到达血管后再膨胀复原,完成栓塞 。明胶海绵在血管内7~21天就被吸收,血管发生再通,因而被认为是中期栓塞物质 。2、液态栓塞物质包括无水乙醇、碘油(包括40%的碘化油,碘苯酯和超液态碘油等),其共同特点是易于通过普通导管甚至微导管注入 。3、大型栓塞物质包括金属弹簧圈类和可脱性球囊等 。通常此类栓塞物质能通过细小的导管内径,出导管后膨胀或盘曲成形,大多用于栓塞较导管直径大得多的血管或血管瘤腔(3~15mm) 。4、微小栓塞物质是指用于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末梢栓塞的直径50~700um大小可经导管注入的微粒、微球和微囊 。用于短期栓塞者如明胶粉,可用于肿瘤或瀰漫性胃出血的治疗;用于长期栓塞的如PVA,可用于AVM和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操作技术正确合理的操作技术有赖于对血管造影和血流动力学的正确诊断、準确的靶血管插管、选择适当的栓塞物质、把握栓塞剂的释放方法、随时监测栓塞程度和控制栓塞範围等,都需要操作者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适应症1、用于异常血液动流学的纠正或恢复栓塞术是通过局部血管栓塞对局部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据此可对下列病变进行治疗:(1)AVM 包括脑、脊髓、颌面部、肾、肺、肝、盆腔、四肢等部位的AVM 。通过栓塞术可以使异常血管床闭塞,起到根治性治疗、术前辅助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的目的 。(2)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多由于外伤、肿瘤、手术等引起或先天性(AVM的一种表现)就存在的一种血管畸形,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肝癌合併肝动脉-门静脉瘘等 。通常通过栓塞瘘的动脉端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3)静脉曲张 主要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精索静脉曲张 。(4)填塞异常血管腔 利用栓子填入动脉瘤腔内并促使其血栓形成而使动脉瘤闭塞,主要是囊状动脉瘤,特别是发生在脑底动脉环者 。2、用于止血特别是动脉性出血,如外伤性盆腔和内脏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严重鼻衄和颌面部出血、大咯血、手术后所发生的内出血等 。静脉性出血主要为保守治疗无效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经过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插管进入曲张的胃冠状静脉栓塞止血 。3、用于血流重新再分布对正常的动脉血供进行栓塞,使之血供由其它动脉供给,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 。栓塞的前提是不能造成被栓塞血管供养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比如,在进行栓塞或化疗药物动脉内灌注的过程中某些靶血管难以避开时,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併发症 。此时,可用栓塞物质将该动脉先栓塞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比较常用的有肝动脉化疗栓塞时先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非靶血管);盆腔内动脉药盒灌注时,可以将一侧主干闭塞,只留一侧主干灌药 。4、用于治疗肿瘤原则上对于富血管性实体性肿瘤有明确的供血动脉并可以插管到位者,均可以通过栓塞其供养血管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达到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或消除由肿瘤引起的症状,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理论上,肿瘤被栓塞坏死后的坏死物质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对肿瘤的免疫力,增强了机体抗肿瘤的能力 。栓塞治疗肿瘤除了上述的姑息性目的外,还可作为术前辅助性栓塞治疗,其优点为:术前栓塞可使瘤体缩小,使一部分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大肿瘤可二期切除;栓塞后肿瘤的血供减少,使手术中出血减少,手术野清楚,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率 。有些肿瘤可以通过栓塞得以根治 。恶性肿瘤适合于栓塞治疗的主要有:肝癌、多血性肝转移瘤、肾癌、肾上腺癌、盆腔内各种富血性恶性肿瘤、颌面部恶性肿瘤、四肢、脊柱及骨盆恶性肿瘤等 。对恶性肿瘤的栓塞常常与化疗药物的局部灌注结合进行,特别是使用碘油化疗乳剂,称之为化疗性栓塞 。良性肿瘤适合于栓塞治疗的有:脑膜瘤、鼻咽血管纤维瘤、肾脏平滑肌脂肪瘤、骨巨细胞瘤、椎体血管瘤、症状性子宫肌瘤、肝血管瘤等 。部分患者经栓塞后可以根治,也可作为术前辅助性栓塞治疗 。5、内科性器官切除对器官栓塞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或抑制其亢进的功能、减少体积或使之彻底消除 。适合于栓塞治疗的主要有:脾功能亢进或巨脾 。肾病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在透析和器官移植的支持下栓塞治疗 。异位妊娠可通过栓塞术并灌注甲氨蝶呤而终止妊娠 。禁忌症由于栓塞术本身包含了不同的栓塞方法,使用的栓塞物质和栓塞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禁忌症有所不同 。但要注意一般原则:①难以恢复的肝、肾功能不全和恶病质者;②导管未能深入靶动脉时严禁栓塞;③在释放栓塞物质的过程中严禁导管退出;④注意导管头端是否有重要的非靶血管如脊髓动脉等,若不能避开非靶血管则不可进行栓塞 。临床套用血管栓塞术的套用极为广泛 。即可用于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破裂出血、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的治疗,也可用于富血性肿瘤、肿瘤样病变以及器官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治疗 。简而言之,无论何种病变,只要能够通过栓塞靶血管取得临床治疗目的,又不至于引起重要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患者能够承受栓塞术后反应者,均可以考虑实施血管栓塞术治疗 。併发症栓塞物质如无水乙醇等,本身也会造成疼痛 。疼痛的程度还与栓塞的程度和栓塞水 疼痛、发热、消化道反应(噁心、呕吐、食慾下降和腹胀等)、过度栓塞、误栓、感染等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