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基本介绍中文名: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地区:安徽省
字号:皖政办〔2004〕13号
发布时间:二○○四年二月十六日
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皖政办〔2004〕1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的水果、畜牧、优质粮、优质油、渔业、茶叶、蔬菜、棉花、中药材、茧丝绸等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完善协调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科学指导农业产业化规範有序发展,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持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四年二月十六日发展规划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近几年,全省各地把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作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建立主导产业链 。河蟹、青虾、鳜鱼、珍珠、银鱼和水生经济植物莲子、芡实等产品,已初步形成从种苗培育到商品生产、保鲜、加工、出口一条龙的格局 。在2001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白荡湖”大闸蟹、“秋浦花鳜”、“巢湖银鱼”等10个水产品牌荣获全国名牌产品称号 。芜湖市、明光市、宿松县、庐江县等地水产企业,先后获得了河蟹等水产品自营出口权 。为增加渔业投入,各地最佳化环境,拓宽渠道,内引外联,吸引资金,进行水产开发、养殖,发展二、三产业 。目前,全省渔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加工企业带动型、种苗企业带动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带动型等多种形式 。但是,全省渔业产业化经营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渔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加工流通发展滞后,开发名牌产品意识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等问题,制约了我省渔业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河蟹等名优水产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国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促进河蟹等名贵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壁垒逐步消除,水产品国际贸易活跃,国际市场对河蟹等水产品的需求呈增长趋势,河蟹等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我省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淡水产量的8.5%,河蟹、青虾、鳜鱼、甲鱼等名优水产品占全省水产品总量的25% 。以生产“黄湖牌”、“女山湖牌”、“龙窝湖牌”河蟹等为主导水产品的企业已取得外贸自营直接出口权,为我省优质水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农(渔)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依託,以项目为载体,以品牌、流通、质量为抓手,大力推进渔业组织和机制创新,提高农(渔)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渔业的外向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建立8个省级地方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以河蟹生产及出口为龙头的创汇渔业走在全国的前列;培育6个省级水产龙头企业,其中4个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水产品加工率由1%提高到5%;带动农(渔)户由15万户增加到2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36元增加到1250元 。(三)分年度目标任务2003年,渔业产值150亿元,其中名特优新水产品产值占60% 。建立明光市和宿松县等2个河蟹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水产品加工率由1%提高到2%;培育明光永言水产公司为水产龙头企业,建立池州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农(渔)户达到17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达到996元 。2004年,渔业产值162亿元,其中名特优新水产品产值占62% 。建立宣城、淮南名优水产品示範生产基地,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3%;培育当涂水产协会为水产龙头企业,建立芜湖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农(渔)户增加到19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达到1056元 。2005年,渔业产值175亿元,其中名特优新水产品产值占64% 。建立六安和合肥等2个名优水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4%;培育黄湖水产公司为水产龙头企业,建立巢湖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农(渔)户增加到21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达到1116元 。2006年,渔业产值187亿元,其中名特优新水产品产值占67% 。建立巢湖和芜湖等2个名优水产品示範生产基地 。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4.5%;培育焦岗湖水产公司为水产龙头企业,建立宣城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农(渔)户增加到23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达到1176元 。2007年,渔业产值200亿元,其中名特优新水产品产值占70% 。建立池州和蚌埠等2个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5%;在巢湖市和宣城市共培育2个水产龙头企业,建立安庆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农(渔)户增加到2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达到1250元 。三、主要内容(一)抓好“三大建设”,完善“三个机制”,推广“十项养殖技术”抓好“三大建设”:一是龙头企业建设 。以省级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内引外联、重组、兼併、收购、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培育6个水产龙头企业,其中一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二是优势水产品基地建设 。继续建好三类基地,即无公害绿色食品示範生产基地、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和科技、苗种及技术推广基地 。三是以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完善产业化利益连线机制 。以“公司加农(渔)户、契约加服务”为主要经营模式,实施一个龙头企业,通过订单覆盖一批基地农(渔)户,推广一套良种良法、联合一批运销(中介)组织 。二是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机制 。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建设和完善市级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在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和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仪器,监控水产品质量 。三是完善龙头企业加工(出口)与基地生产配套机制 。推广“十项养殖技术”:1.在安庆、滁州、宣城等市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2.在滁州、巢湖、马鞍山、池州等市推广蟹鳜混养技术;3.在合肥、六安、滁州等市推广池塘80∶20养鱼技术;4.在六安、巢湖、蚌埠等市推广稻田生态养殖技术;5.在淮南、安庆、六安等市推广鱼危科类良种养殖技术;6.在合肥、六安等市推广克氏螯虾养殖技术;7.在宣城、六安等市推广牛蛙养殖技术;8.在蚌埠、巢湖、宿州等市推广泥鳅养殖技术;9.在六安、蚌埠、滁州、黄山等市推广小体积网箱养殖优质鱼技术;10.在宣城、池州、六安等市推广池塘双季青虾养殖技术 。(二)重点建设项目1.扶持黄湖水产公司、明光永言水产公司、当涂水产协会、焦岗湖水产公司等6家省级重点水产龙头企业 。通过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帮助出口龙头企业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绿色水产品认证等,不断对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人员培训等工作 。2.加强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重点建设池州水产品市场、巢湖水产品市场、芜湖水产品市场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产品市场管理等有关立法工作 。从建立批发市场,审定批发商资格、限制批发层次等方面理顺流通关係,在水产品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建立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充分发挥水产品流通和加工协会的作用 。根据市场需要,在池州、巢湖、芜湖、安庆、宣城等市建设5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各建交易大厅2000—6000平方米、暂养基地100—200亩,搞好产品质量检测室及暂养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组建12个以城市为基点的水产供销信息网路 。以国家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的宿松、明光、繁昌等3个重点县(市)为核心,组建全省河蟹集团公司 。3.重点区域标準化水产品养殖基地 。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準化”原则,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在优势水产品区域的安庆、巢湖、淮南、池州、蚌埠、滁州、宣城、合肥、六安、马鞍山等市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示範生产基地、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和与加工型龙头企业配套的养殖、苗种基地 。每个基地都要培育自己的免检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等名牌产品 。重点生产高质量、无公害、符合出口标準的水产品,并带动全省水产养殖水平的提高,促进全省渔业生产良性循环和渔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配套措施(一)加强领导,搞好协调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渔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巨观调控,统一规划,加强协调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解决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渔)民在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积极为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渔)户排忧解难,为推进渔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认真落实支持渔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各市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积极探索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重点,强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优势产业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市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选择和发展各具地方特色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化项目,引导农(渔)民和龙头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龙头企业 。盘活现有龙头企业的存量资产,充分挖掘潜力,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帮助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资产重组 。加大对渔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金参与渔业产业化经营 。调动各方面参与渔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和中介组织对渔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要在规划期内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拉动渔业产业升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行销 。(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1.抓紧制定和完善水产品质量标準体系建设 。省直有关部门结合我省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加快渔业行业标準和水产品质量标準的制定 。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水产品质量标準,制定和完善企业标準,有条件的要积极实行国际标準,为推动我省渔业生产标準化建设发挥示範带动作用 。2.建立和健全水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加快省、市两级水产品质检中心建设,配置专用设备,培训检验人员,严格检验制度,加强抽检力度 。首先从生产环节做起,实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控 。龙头企业要主动执行质量标準及相应的技术规範,带动农(渔)户和基地的标準化生产 。重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要儘快推行标明水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 。3.树立和强化质量、品牌意识,加快资产向优势企业的转移,扩张名牌产品,实现规模经济 。继续发展河蟹、鳜鱼、青虾等名优水产品的养殖,使其儘快形成规模和产业链 。全方位树立水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4.加强监管,严格市场準入 。规範市场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渔业生产资料和水产品的行为,加强渔业生产资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质量监督、监测、许可和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五)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渔业产业化的发展 。要加大科研推广投入,抓好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与示範,搞好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和水产高新技术示範区建设,加强渔业科技信息服务和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渔业推广部门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为渔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推广培训体系,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提高产业队伍的素质 。
- Photoshop创意之美——修图抠图调色特效合成全突破
- 民乐家 杨芝华
- 2003年出品美国电视节目 简单生活
- 资料库原理与套用——基于SQL Server
- 彭蒙惠英语2003全年合集MP3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图书 数字电子技术及套用
- 陈连庆
- “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的新长征
- 多媒体技术与套用——实操手册
- 在犬夜叉的身后——是桔梗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