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风景区


黑龙滩风景区

文章插图
黑龙滩风景区黑龙滩风景区是依託黑龙滩水库而形成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 。
黑龙滩风景区位于仁寿县人民政府以西12公里,北距成都64公里,属龙泉山南麓 。
【黑龙滩风景区】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为四川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黑龙滩风景区是一座人工湖泊,湖周长160公里,南北长32公里,水面23平方公里,蓄水3.6亿立方米 。黑龙滩湖面宽阔,湖中有72座岛屿,湖岸蜿蜒曲折,岛上绿树成荫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黑龙滩风景区
地理位置:仁寿县黑龙滩镇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占地面积:180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免费
着名景点:黑龙滩水库,报恩寺,阴溪沟龙洞,双燕子景区,太乙坝,蟠龙岛等
所属城市:四川省眉山市
所属国家:中国
历史沿革1952年至1970年,仁寿县陆续在黑龙滩风景区修建了小水库、山平塘、山湾塘 。
黑龙滩风景区

文章插图
1969年8月,乐山地革委派工作组来到仁寿县,帮助仁寿县进行水利规划 。1970年2月,仁寿县革委决定修建回龙寺水库 。1970年3月,仁寿县水电局提出,将回龙寺水库改为黑龙滩水库,增加蓄水至3.6亿立方米 。1970年5月,四川省革委通知仁寿县,同意修建黑龙滩水库 。1970年10月,仁寿县革委开始修建黑龙滩水库 。1971年冬天,东南乾渠开始进行首期大突击 。1972年春天,黑龙滩水库开始放水 。1978年,黑龙滩水库修建完成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黑龙滩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处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东经103°59′00″,北纬30°07′15″位置,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50公里,南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峨眉山70公里,西距三苏故里眉山20公里,紧邻仁寿视高镇 。地形地貌黑龙滩风景区,景区面积180.6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湖中72座岛屿星罗棋布,其中7峡7坝15岛,形成了北、西、东、中四大景段 。气候特点黑龙滩风景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又有丰茂的林木植被和广阔的水面调剂空气与气温,因而使黑龙滩风景区内具有无严寒酷暑的优越气候条件,水体、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空气清新、雨量适中 。气温,全年平均17.2℃,七月平均26.7℃,一月平均6.9℃ 。降雨量,全年平均1033mm,七月平均249mm,一月平均9.3mm 。相对湿度,全年平均77%,七月平均81%,一月平均77% 。自然资源水资源黑龙滩水库是建国以来四川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利于库区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86.5平方公里 。植物资源林木绿化506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4%,植被覆盖率达98.4%,栽果林7686亩,三百余种植被 。主要景点大坝
黑龙滩风景区

文章插图
高53米,长271米,系用27万立方米条石砌成的弧形重力巨坝,巍峨磅礴,雄伟壮观 。坝侧建有郭沫若手书的“黑龙滩水库”三角碑及石刻浮雕 。蟠龙岛位于黑龙滩风景区中部,四面环水,毗邻中心区,与报恩寺相望,面积17.5平方米 。岛上建有游山道、驭龙亭、观景亭、书画院、猴园,刻有书画家冯建吴先生的手迹“蟠龙岛”,沿东面峭壁还刻有高17米,长18米的巨龙头和40米龙身 。
黑龙滩风景区

文章插图
报恩寺位于黑龙滩风景区第一峰陈大山,三面环水,建于1989年,由山门殿,千手观音殿、山神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组成,2001年在主峰陈大山完成13层高39.96米,76尊佛像的佛牙舍利塔是寿县境内佛教的朝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