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文章插图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关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新实践、民众的新看法,以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新理论 。首先,阐述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概念与内涵,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发展目标、存在问题、实践成效、发展趋势、制度演进脉络,以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和制度建设的原则要求 。其次,考虑政府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供给与管理主体,随之分别研究了农村公共服务“一主多元”供给模式、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实现,以及政府的责任边界、绩效评估指标等问题,并就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提出了民营化、法治化和社区化三条路径 。再次,鑒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价值旨趣在于促使农村人公正、公平地享有与城市市民等值的公共服务,本研究把此内容研究的侧重点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居村农民市民化上 。
基本介绍书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吴业苗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509740910
外文名: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Services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数:344页
开本:16
品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基本介绍内容简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由吴业苗编写 。鑒于学界缺乏对我国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农村居民整体福利改善等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本成果的农村公共服务“一主多元”的供给模式、多元治理机制、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角色,以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府绩效评估等内容对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理论体系有较高的学理价值 。作者简介吴业苗(1966—),安徽庐江人,博士,南京师範大学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城乡一体化 。主持2008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江苏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与管理研究”、2009年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南农民市民化的实证研究”等 。先后在《社会》、《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中州学刊》、《改革》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管理科学》等刊物转载 。图书目录上 篇 理论路向与範式建构 第一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目标及其路向检视 第三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与实现 第二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价值意蕴与逻辑起点 第一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价值意蕴 第二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 第三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困境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第一节 需求冷漠、供给失误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困境 第二节 “一主多元”: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与治理机制 第四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责任与绩效评估 第一节 农村公共服务的角色界定:政府责任与边界 第二节 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实现 第三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府绩效评估 第五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与规制 第一节 农村公共服务民营化选择与进路 第二节 农村公共服务法治化与政府功能转换 第三节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实现方略 下 篇 典型经验与实践探讨 第六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与江苏经验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的演进路径:江苏城乡统筹发展“路线图” 第二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崑山样式 第三节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太仓两村个案 第七章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与江苏调查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以江苏为例 第二节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与地区差异——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比较分析 第八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适应处境与公共服务建设 第二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第九章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农民市民化 第一节 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二节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应对:公共服务视角 第三节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背景下居村农民市民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