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


高润

文章插图
高润高润(542~575年),字子泽,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第十四子,母为冯翊太妃郑大车 。
俊美温和,清廉严正 。天保初年,封为冯翊郡王,拜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出任东北道行台、定州刺史、都督定瀛幽南北营安平东燕八州诸军事 。入为尚书左僕射、太子太师、并省录尚书事,兼河阳道行台尚书令 。历任司空公、司徒、录尚书事,迁太尉公、大司马、司州牧,别封文城郡公 。进位太保、太师、太宰,出任定州刺史 。
【高润】武平六年,薨于定州,时年三十四,追赠侍中、假黄钺、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号文昭 。
基本介绍本名:高润
字号:字子泽
所处时代:北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渤海蓨县
出生时间:542年
去世时间:575年
主要成就:太宰 大司马 录尚书事 定州刺史
爵位:冯翊郡王 文城郡公
封赠:侍中 假黄钺 左丞相 太师 冀州刺史
谥号:文昭
人物生平高润容貌俊美,性格温和 。为官清廉严正,摘发隐伪,奸吏无所匿情,深得武成帝高湛器重 。开府王回洛、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两人,曾因侵窃官田、受纳贿赂被高润揭发 。两人记恨,上表进谗说高润有谋逆之意 。高湛发怒道:“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 。登高远望,人之常情 。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下令打了王回洛二百鞭,独孤枝一百大板 。晋封高润为尚书令,领太子少师,迁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录尚书事,别封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武平六年(575年),因病去世,谥号文昭,安葬于邺城西北三十里釜水之阴 。追赠假黄钺、左丞相 。儿子高茂德袭爵 。亲属成员祖父:高树,北齐文穆皇帝 。父亲:高欢,北齐神武皇帝 。母亲:郑大车,冯翊太妃 。儿子:高茂德,袭爵冯翊王 。史书记载冯翊王润,字子泽,神武第十四子也 。幼时,神武帝称:“此吾家千里驹也 。”天保初年,封王 。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僕射、都督、定州刺史 。润美姿仪,年十四五,母郑妃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 。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摘发隐伪,奸吏无所匿其情 。开府王回洛与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侵窃官田,受纳贿赂 。高润按举其事 。二人表言,王出送台使,登魏文帝曹丕旧坛,南望叹息,不测其意 。武成帝高湛使元文遥就州宣敕:“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 。登高远望,人之常情,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 。”于是回洛决鞭二百,独孤枝决杖一百 。寻为尚书令,领太子少师,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领录尚书,别封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薨,赠假黄钺、左丞相 。子高茂德嗣 。墓誌墓地墓志铭齐故侍中假黄钺左丞相文昭王墓志铭王讳润,字子泽,渤海蓨人 。文穆皇帝(高树)之孙,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之第十四子,文襄、文宣、孝昭、武成四帝之爱弟,皇帝(高纬)之季父也 。若夫长发滥觞之源,厥初绵瓞之绪 。乘轩服衮之华,握镜配天之业 。固以详诸中汗,可得而略也 。
高润

文章插图
高润墓誌王德惟天纵,道实生知 。体协黄中,思摽象外 。爰自髫剪,迄乎奇角 。绰然有裕,卓尔无朋 。陈王(曹植)惭其七步,刘德愧其千里 。及玄运告终,苍精革命 。率由文祖之事,式遵繁昌之典 。爰命亲贤,利建侯服 。封冯翊郡王,邑三千户 。寻拜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唐侯故墟,鲜虞旧国,南望沙丘,北临易水,形胜之地,非亲勿居,阃外之重,惟贤是属 。乃除东北道行台、尚书左僕射、定州刺史 。顷之,改授开府仪同三师,增邑二千户 。寻变三师为三司,仍为开府,加授都督定瀛幽南北营安平东燕八州诸军事,刺史如故 。未几,除尚书左僕射 。参酌元气,燮谐治本 。万机斯缉,七政以齐 。属鹤钥初启,雀窗伫训 。膺兹审谕,入辅少阳,除太子太师 。寻兼并省录尚书事 。三川都会,二周旧壤 。关河设险,是称衿带 。推毂作镇,非亲则贤 。除河阳道行台尚书令 。坐制方面,事切分陕 。被文德以来远,设多方以误敌 。威震南土,声骇西戎 。就拜司空公,行台如故 。俄迁司徒、录尚书事,仍拜太尉公 。顷之,迁大司马,入为司州牧 。专席而坐,去节为治,道成日用,化行期月 。城狐于是敛迹,稷蜂为之不起 。行马之外,豪右肃然 。复兼录尚书、大司马,州牧如故 。食南青州乾,别封文城郡开国公,邑一千户 。进位太保,复除河阳道行台录尚书事,寻迁太师,俄拜太宰,又出为定州刺史 。惟王衿神简令,风韵酋举 。玉质金箱,凝脂点漆 。烂如岩电,轩若朝霞 。高则难逾,清非易挹 。悬锺扣而斯应,明镜照而不疲 。规谟宏大,志托玄远 。师文梦周,希颜慕舜,耻方管晏,羞道桓文 。立言峻于太山,吐论光于朝日 。虽帝称予季,王曰叔父,海内所瞻,天下不贱,虚己尊贤,倾心下士,敬爱无怠,握吐忘倦 。焚林榜道之宾,指平台而结辙;谈天炙輠之客,望碣宫而投轸 。无不侧席虚右,拥彗先驱,礼重王前,恩逾隗始 。所以富贵绝骄奢之期,膏梁无难正之弊 。至于昏定晨省,常以色养为先;冬温夏清,耻用苦口为治 。奉美献珍之日,惭见于先尝;量药节食之晨,愧闻于后进 。居家不严而治,行政肃以成风 。仁孝自天而生,礼义由己而出 。不授之于师傅,岂假之于典模 。所谓自家形国,由迩及远者也 。至若出膺连率,入据冢司,外总六条,内参百揆,任寄之重,亲贤莫二 。巨川资其舟楫,神化伫其丹青 。九德于焉可歌,三阶所以增耀 。俄而琼瑰在梦,台骀作祸,翌日弗瘳,奄宾上帝 。以武平六年八月六日遘疾,廿二日薨于州馆 。哀结市人,痛感宸极,赙给之数,率礼有加 。诏赠侍中、使持节、假黄钺、冀定沧瀛赵幽安平常朔并肆十二州诸军事、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品爵如故,謚曰文昭,礼也 。粤以武平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庚戍朔十一日庚申,迁兆于邺城西北三十里滏水之阴 。虽香名将兰菊共远,盛德与岘山俱传 。恐高岸之为谷,纪芳烈于幽泉 。乃为铭曰:上帝降灵,高门诞圣,河洛荐宝,神宗受命 。世握玄珠,家传金镜,盘石惟永,本枝斯盛 。爰稟正气,是生哲人,不疾而速,知机其神 。因心则孝,任己以仁,斯言无点,其德有邻 。受兹分器,锡之土宇,在汉犹仓,居周为鲁 。出登方岳,入膺中辅,鼎味以和,衮阙斯补 。承明时谒,驷马从梁,高台芳树,衮衣绣裳 。左右相照,道路生光,侍游西苑,陪骋北场 。雅爱人伦,尤好儒者,臣称唐宋,客曰枚马 。菟园之上,荆台之下,缱绻游从,纵横文雅 。川流不捨,人生若浮 。遽随霄烛,奄逐夜舟 。仙鹄叫垄,怪虎生丘,萧萧风月,秋非我秋 。墓地情况高润,北齐武平六年八月六日去世 。武平七年二月1十三日入葬,后迁窆于邺城西北三十里滏水之阴,即河北磁县东槐树村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