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痔


舐痔

文章插图
舐痔【舐痔】舐痔,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 。秦王得病召医,如有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得车五乘 。所治癒下,得车愈多 。后遂以“舐痔”比喻谄媚附势的卑劣行为 。
基本介绍中文名:舐痔
拼音:shì zhì
解释:以舌舔痔比喻无耻的谄媚行为
出处:《庄子集释》
相关人物:庄子
基本信息详细释义以舌舔痔 。比喻无耻的谄媚行为 。典源《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癒下,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译文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 。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 。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乾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 。”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 。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幺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同源典故秦王痔 秦痔 舐痔车来用典示例《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佞谄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诗:“唾壶虎子尽能执,舐痔折枝无所辞 。”明 李贽 《强臣论》:“臣之强,强于主之庸耳,苟不强,则不免为舐痔之臣所谗,而为弱人所食噉矣 。”宋 唐庚《张求》:“士节久调丧,舐痔甜不求 。”相关人物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着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着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着;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