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张彻执导电影 刺马


1973年张彻执导电影 刺马

文章插图
刺马(1973年张彻执导电影)【1973年张彻执导电影 刺马】香港电影《刺马》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73年出品 。该片改编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由张彻执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井莉等领衔主演 。主要剧情是:原是黑道中人的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沉迷功名利禄,竟与结拜二弟黄纵之妻有染,并设计把二弟杀死,三弟张汶祥激于义愤,拚死混入大军中,为兄报仇 。
基本介绍导演:张彻
编剧:张彻,倪匡
主演:姜大卫,狄龙,陈观泰,井莉,田青,井淼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对白语言:国语
中文名:刺马
外文名:The Blood Brothers
出品时间:1973年
製片地区:中国香港
类型:动作
片长:118分钟
上映时间:1973年02月24日
票房:HK$1283,896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069881
线上播放平台:土豆
剧情简介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张汶祥(姜大卫饰)、黄纵(陈观泰饰)皆为草莽中人,与马新贻(狄龙饰)不打不相识,并结为异性兄弟 。黄纵的妻子米兰(井莉饰)爱慕马新贻胸襟豪迈,抱负远大,但马新贻此时正在江湖潜伏,以力求上进的雄心和道德观念的约束,建立起感情的坚强防线,未被米兰的爱所冲破 。待马新贻任两江总督,米兰对于马新贻愈加爱慕,而马新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的道德和感情防线也彻底崩溃,终于占有了米兰,杀害了金兰兄弟黄纵 。张汶祥闻得此事义愤填膺,刺杀了马新贻,并在刑部公堂之上供认不讳 。演职员表职员表监製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道具动作指导服装设计灯光录音布景师邵逸夫张彻何志强 吴宇森倪匡 张彻龚慕铎陈勛奇郭廷鸿何介夫唐佳 刘家良李琪关英全王永华曹庄生? 化妆:吴绪清演员表角色演员配音备注张汶祥姜大卫--------马新贻狄龙--------黄纵陈观泰--------米兰井莉--------马忠信田青----马新贻堂弟太平军将领李修贤--------严振风樊梅生----山寨原头领主审官井淼--------副审官王清河--------马新贻亲信杨泽霖--------军官沈劳----张汶祥手下白衣军官郑康业----四骑马军官之一白衣军官刘刚----四骑马军官之一 联合主演:吴池钦幕后花絮刺马案是清代四大奇案之一,曾被多次改编成戏曲及电影 。张彻打算拍《刺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支持,因为南洋的海外华人,认为辫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词,所以南洋不看好辫子戏 。《刺马》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加入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矛盾,故事才更精彩 。张彻的考据工夫认真扎实,剧中马新贻穿蓝色金丝蟒袍,与山东菏泽医专高尚举的《刺马案探隐》所描述的蟒袍一样;张汶祥临刑前穿红衣也是当时的风俗 。製作团队张彻打算拍《刺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支持,因为南洋的海外华人,认为辫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词,所以南洋不看好辫子戏 。《刺马》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加入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矛盾,故事才更精彩 。张彻的考据工夫认真扎实,剧中马新贻穿蓝色金丝蟒袍,与山东菏泽医专高尚举的《刺马案探隐》所描述的蟒袍一样;张汶祥临刑前穿红衣也是当时的风俗 。影片节奏缓慢,情感细腻,尤其是井莉和狄龙的段落 。张彻井莉的表演也很出色 。吴宇森作为张彻的副导演,喜欢张彻的多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刺马》,他的《喋血街头》与《英雄本色》与《刺马》的情怀一样 。获奖纪录1973年,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狄龙1973年,第19届亚太电影节优异演技奖:狄龙影片评价该片是以京剧作为蓝本却加进不少枝叶,也渗进了他对名利场的嘲讽和对世事的感怀,使得全片结构均衡、思想与感情有较佳结合 。本片的人物性格丰富而有层次,主角们都各有人性的优劣点,并非单一的正气凛然,或大奸大恶 。真正的大反派,其实是令人沉迷的功名利禄,和失去理智的情慾 。张被公堂审判的一幕,更道出了官官相卫的腐化 。友情、爱情、名利、权力、仇恨,交织成一出教人唏嘘的人间悲剧 。《刺马》是张彻导演的巅峰之作,除显示了张彻的阳刚极致之外,亦尽情展现了他的暴力美学和他把京剧舞台技艺结合于电影语言的成就,他与动作指导一代功夫大师刘家良的合作堪称完美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