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镇


海山镇

文章插图
海山镇海山镇,古称蓬莱,是广东省潮州市辖镇,地处饶平南部前沿,是潮州市唯一海岛镇 。海山镇地处闽粤交界的饶平县南端沿海,东经116°59′,北纬23°41′,陆地总面积51.17平方千米,由南、北二岛组成 。全镇有22个自然村,行政区域设定5个居委会和12个村委会,常住人口67132人(2017年) 。国家一类口岸----潮州三百门港在本辖区内,距国道324线3公里、距汕头60公里,厦门200多公里、县城18公里 。与南澳岛隔海相望,距离约4海里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海山岛
外文名称:haishan
别名:蓬莱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潮州市饶平县
下辖地区:黄隆、欧边、东边、浮任、坂上村等
政府驻地:黄隆中兴路19号
电话区号:0768
邮政区码:515724
地理位置:柘林湾西岸海山南北岛及附近海域
面积:51.17平方千米 
人口:67132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
着名景点:辟龙、东沙湾等
火车站:饶平站
车牌代码:粤U
着名人物:朱树豪、沈培福等
地理环境海山镇古称蓬莱,地处饶平南部前沿,是潮州市唯一海岛镇,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潮州三百门港,是闽粤地区着名的旅游胜地 。位置区划海山镇由南、北二岛组成,面积51.17平方千米,东面毗邻拓林镇,东北面毗邻汫洲镇,西北面毗邻澄海区,南面与南澳岛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34公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渔业发展优势 。镇政府驻地黄隆,距国道324线19公里,距县城21公里,距汕头60公里,距厦门200多公里,三百门大堤、高沙水闸大堤是海岛通往大陆的交通要道 。海山镇下辖隆东、隆南、隆西、隆北、石头5个居委会及上港、达南、东港、欧石、美宅、蓬莱、坂上、浮任、山下、渡头、陈厝、余厝12个行政村 。全镇现有22个自然村,分别是石头,上港的上港村、企头,东港的东边、港北,欧石的东石、欧边,坂上,蓬莱,达南的南洋、达南、野水,美宅,浮任,山下,渡头,陈厝,余厝,隆东,隆南,隆北,隆西等 。2012年末,海山镇共有户数17643户,常住人口80510人,其中男性40989人,女性39521人,非农业人口4902人 。乡镇从业人员总数共35194人,占常住人口的43.7%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67132人 。海岛海域海山岛地处闽粤交界的饶平县南端沿海,东经116°59′,北纬23°41′,总面积51.17平方千米 。海山岛四面环海,是全市最大的海岛,有34公里海岸线 。两岛与大陆之间由海堤连线,岛上地势中高周低,最高山峰烟楼山海拔146.5米,海山岛处于封闭的海湾环境中,东、西、北三面陆地环抱,具有丰富的风能和潮汐等自然资源 。海岛资源性缺乏淡水,近年来大力实施“引黄”饮水管网进村入户 。气候环境海山镇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冬暖夏凉,可分为冷、热两季,每年9月份至翌年4月份主导风向为东北风,5-8月份为西南风,6月份至9月份是受颱风、暴雨、洪涝影响的主要季节,给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全年雨量适中,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季节分配比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9月份 。常年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冬月微寒,年平均气温23.5℃,多年平均日照2065小时 。经济概况近年来,海山镇委、镇政府立足海岛资源优势,坚持“捕捞并举,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通过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等各种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海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工业生产2012年海山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8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工业总产值3.027亿元,比增6.5%;农业总产值4.783亿元,比增5.7%;全镇实现本级财政收入553万元,比增2%,其中国税收入38.3万元,地税收入3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100万元 。大力发展招商引资,2010年6月由国电、中珠委合作登记注册的“潮州海山岛风能发电有限公司”落户海山,计画投资规模约4.9亿元,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项目计画2014年投产,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拉动海山镇经济发展 。渔业生产海山镇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外海连线东海、南海广阔渔场,适宜海洋捕捞 。鱼汛期按生产季节,一年可分为春汛、暑海(暑汛)、冬汛三大汛期 。海区鱼类品种繁多,分布甚广 。主要经济鱼类有蓝圆鯵(巴浪)、金色小沙丁(鮕鱼)、单角鲀(迪仔)、大黄鱼(金龙鱼)、竹筴鱼(阔目)、脂眼鲱(乾鱼)、长体圆鯵(铁鮕)、金线鱼(红三)、鱿鱼、章鱼、墨鱼、带鱼、画鱼、长刺鲷鱼(立鱼)、乌鲳、银鲳、鲨鱼、鳗鱼、石斑鱼、海鲶、条尾鲱鲤(红鱼)、黄鲫(黄只)、海蜇以及虾、琵琶虾、青蟹、梭子蟹等一百多品种 。其中历史上比较大宗的有巴浪、鮕鱼、迪仔、黄花鱼、带鱼和虾类等 。随着城市和港口的建设,排出污水对水质的污染和酷鱼滥捕等因素,80年代开始,原有较常见的几种优质鱼类如带鱼、鱿鱼、鳗鱼、鲨鱼、墨鱼、虾类等逐年减少,个体趋小型化 。对虾养殖,网箱养殖是本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形式,1986年,海山镇投资兴建镇对虾培苗室,被评为全省海水养殖年生产万吨镇 。1993年8月,饶平县人民政府批准《海山渔港港章》 。1995年5月,农业部批准海山渔港为二级民众渔港 。同年,海山渔港总体规划获省专家评审通过 。为开展海山渔港的建设,1995年海山渔港投入资金169.9万元,整治建设了防沙堤3345米,码头100米,浚深港池5万平方米 。海山养殖特色产业有紫菜养殖、网箱养殖、小贝类养殖、鱼虾蟹养殖、高位养虾和对虾育苗等6个海水养殖产业,2010年我镇被省科技厅评为省水产育苗产业专业镇 。海山岛四周有浅海滩涂1.4万多亩,海水养殖面积9000多亩,水产育苗150家、标準化高密度养殖池500亩、标準化网箱养殖2.6万格,现代农业蔬菜基地1400亩 。2012年全镇共有渔船229艘,水产品产量38420吨,其中海洋捕捞9945吨,海水养殖28085吨 。旅游业海山岛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景光和丰富人文景观,有海上牧场—网箱水产养殖基地、滨海浴场、宋相墓、千年古剎“隆福寺”、万年地质海滩岩田遗蹟、亿年海蚀岩“石龟”、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征干部李沛群纪念馆”、抗日指挥旧址“刘氏家庙”、弘扬朱子文化的“朱氏宗祠”等人文景观 。其中,海滩岩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省级四个地质遗蹟保护区之一,总面积2875公顷,其成岩面积之大,形成年代之久远,在世界实属罕见,宛如一条长龙横卧于波涛之中,堪称“中华一绝,世界奇观” 。海山镇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储量丰富,全岛可供开发利用的沙滩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是建设滨海休闲旅游风景区的理想之地 。海山镇通过整合东沙湾旅游度假区以及一批人文景观等资源,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吸引力,以“海龙”为龙头,加大保护、配套力度,完成‘海龙’旅游区的总体规划 。2007年12月成立广东省饶平海山海滩岩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级事业单位 。2010年6月1日,保护区管理处正式挂牌,管理处大楼、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建设 。交通运输全镇17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 。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潮州三百门港,设有两个1.6万吨级过驳锚位,5座粮食码头和1座石油码头 。岛内有省级二类渔港1个、三类渔港2个,小型客运码头4座 。目前,笠港桥改造、高沙大堤硬底化建设等重点交通项目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项目完成后将显着改善我镇的交通状况,拉动经济飞跃式发展 。海山港位于海山镇西南端 。水域面积124万平方米,最高潮水位-4.5米,最低-1.5米 。沿笠港水道向东北连线三百门港,东通柘林港,南出南海,避风条件较好 。港口船只主要航行潮汕近海及闽南一些港口,有时到达金门、马祖 。社会事业近年来,我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镇区主道路灯架设及扩容、电网电高压线路扩容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及村级道路建设、村内排污设施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的开展,进一步改善我镇村容村貌,宜居宜业环境日益彰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文化站编辑出版第三期《海山风情》,民间乐访、休闲体育活动场所量、质逐步提高,实现广播村村通工程17个,建设农家书屋17个,海岛文化日益丰富 。2013年度为我镇教育“创强”年,镇委、镇政府将多方面筹措“创强”资金,加大对学校硬体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在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普九基础上,切实抓好完中建设,国中普及率达100%,高考上线率稳中有升 。扎实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服务就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同时,切实抓好医疗卫生、防疫工作,低保、社保覆盖面稳步扩大,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社会慈善救助、扶贫济困、奖教助学、献爱心等工作广泛开展 。农村环境卫生“双整治”、海域清理整治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物产资源海山镇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有34公里海岸线,浅海滩涂1.4万多亩,海水养殖面积9000多亩,水产育苗基地150家、标準化高密度养殖池500亩、标準化网箱养殖2.6万格,是海水养殖的天然场地 。水产养殖已初具规模,青蟹、对虾、石斑鱼、鱆鱼、血鳗、狗螺花、紫菜等海产品种类齐 。其中,海山紫菜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省“名优农产品认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经济效益可观 。旅游海山海滩岩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饶平海山海滩岩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1年12月 。海滩岩田是岛内一处珍贵的地质资源,经专家鉴定,此处岩田分布广,总面积 2875公顷 ,其中较集中面积 475公顷 ,裸露处长约 4000米 ,成岩时间在五千年以前,其规模之大,形成时间之久远,居中国国内之最,堪称“中华一绝” 。它对古生物学、沉积学、古气候变迁以及地质升降运动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地质资源,1997年7月被饶平县政府批准为县级地质遗蹟自然保护区,2001年1月被潮州市批准为市级地质遗蹟自然保护区,同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广东饶平海山海滩岩田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山镇"辟龙""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沖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后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 。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 。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 。现为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蹟保护区 。因有关部门缺少监管,目前已被黄隆本地村民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