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是元曲作家郑光祖的散曲作品 。这首小令写羁旅愁怀 。开头四句隐含旅愁,接着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天薄暮图,篇末才点明“离人又在天涯”,把离愁乡思一气呵出 。全篇语言清丽,情景交融,其主要特色首先是捕捉形象的手法高明,其次是善于运用反衬的手法,其三是衬字多,但多而不杂,运用得圆转灵活,体现了郑光祖散曲创作的某些特色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作品别名:【双调】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创作年代:元代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文学体裁:散曲
作者:郑光祖
宫调:双调
曲牌:蟾宫曲
作品原文【双调】蟾宫曲⑴弊裘尘土压征鞍⑵,鞭倦袅芦花⑶ 。弓剑萧萧⑷,一竟入烟霞⑸ 。动羁怀西风禾黍⑹,秋水蒹葭⑺ 。千点万点,老树寒鸦 。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⑻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⑼;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⑽ 。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 。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⑾!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双调:宫调名 。蟾宫曲:曲牌名 。⑵弊裘:一作“敝裘”,破旧的衣裘 。征鞍,远行的鞍马 。⑶鞭倦袅芦花:意为游子显得疲惫不堪,手中的马鞭就像水边的芦花柔弱无力地摇动着,懒得举起来 。袅,摇曳的样子 。⑷萧萧:冷落貌 。⑸一竟:一直 。⑹羁(jī)怀:游子久客他乡思乡的情怀 。羁,在外作客,或指在外做客的人 。⑺蒹(jiān)葭(jiā):芦苇 。⑻写高寒:排列成行的大雁,就像是一行行写在空中的文字一样 。高寒,指天空 。呀呀:雁叫声 。⑼水涡:水流旋转处 。纶竿:用青丝线做钓绳的鱼竿 。钓艖(chā):小渔船 。⑽疏篱茅舍:南宋扬无咎《柳梢青》词中有“茅舍疏篱”句 。⑾离人:处于离别中的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白话译文骑在马上,衣衫破弊,满身灰沙尘土;马鞭儿也已懒得像芦花那般摇舞 。客子佩带着冷清清的弓剑,一直走往晚云的深处 。西风把庄稼吹得哗哗作响,寒澄的秋水掩映着苇芦,这一切都拨动了久客他乡的愁绪 。瑟缩的乌鸦,黑压压地站满了路旁的老树 。三两群雁阵,在高天中排列成字,又呀呀地俯冲着,在平旷的沙滩上驻足 。曲岸西边,水流在急速地打转,张设着渔网钓竿,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泊住 。断桥东头的溪滩上,茅舍疏篱,望得见几家村户 。红叶黄花,缀满了秋天的山谷 。这一切都已悲凉不堪,况且客子漂泊在天涯的长途!作品鉴赏此曲开篇就勾勒出了一幅倦客行旅图,接着用景物描写衬託了游子的旅愁与思乡之情 。衣装破败,弓剑萧然,带着一身的尘土,骑着困惫不堪的瘦马,任它踽踽前行,一直走向天边的云霞 。作品一开头,就勾勒出一幅倦客行旅图 。“弊”、“倦”、“萧萧”等字眼,显示了征人长途跋涉的经历 。而“一竟入烟霞”,则含有漫无目的、不知所之的迷茫意味 。这样的起笔,自然引起了读者对征人的关注 。“烟霞”除解释烟云外,还有“野景”的释义,所以“一竟入烟霞”也是为下文集中写景所作的过渡 。从第五句起,作者的笔就跟上了游子,从他的眼里来看待面前的野景 。时节正是清秋,西风掠动着田野上的庄稼和水面旁的芦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诗经·王风·黍离》)“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西风里的禾黍使人感到衰凉,秋水边的兼葭使人感到寒凛,对征人来说,这一切就是“动羁怀”,这三字决定了他审视秋景的黯淡心理 。向前方看是几株老树,停栖着数不清的缩头垂翅、无精打采的乌鸦 。仰望天空,是几阵南归的大雁,呀呀地啼叫着投向沙岸暂息 。“千点万点”与“三行两行”在视觉上形成了密与疏的对比,但触发的愁意却没有数量上的差别 。这样的秋景连读者也感到凄凉,征人惹动客愁,不堪忍受,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出现了水村山郭 。水流南折,产生了旋涡,渔夫设网张竿,等着鱼儿上钩 。写出渔具钓船而不见主人,当是时辰已暮,各自归家造饭 。再远一些,小桥尽头的溪岸边,竹篱茅舍,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溪沙上不见浣洗的人影,看来也是同样的缘故 。极目遥望溪后的山谷,血红的丹枫,金黄的野花,尽扑眼帘 。色彩如此明丽,可知是留住了夕阳的影子 。这一段秋景若让读者欣赏,应当承认说疏朗清丽,大可流连 。但对于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征人来说,除了凄凉断肠,还能有什幺感想 。末两句点明题旨的感慨,可以说是征人迸发着血泪的吶喊 。这同马致远的名作《天净沙·秋思》一样,都是在写景之末点明“人在天涯”,用景色来衬现旅愁 。但由于两者篇幅不同,便自有铺陈与含蓄的区别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有一首《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 。一逕入天涯 。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 。瞥见个孤林端入画,篱落萧疏带浅沙 。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该曲与之有相近之处 。可见元散曲选取典型景物的写法,是继承了民歌与民间说唱文学的传统 。作者简介郑光祖(1270前—1324前),元代戏曲作家 。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附近)人 。曾任杭州路吏 。病卒,葬于西湖灵芝寺 。杂剧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合称“元曲四大家” 。《录鬼簿》说他“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艺人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 。所作杂剧共十八种,今存八种,其中有些是否确为郑作,尚有疑问 。另有《月夜闻筝》存残曲 。《迷青锁倩女离魂》为其代表作 。《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六首,套曲两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