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R14基础教程


AutoCAD R14基础教程

文章插图
AutoCAD R14基础教程【AutoCAD R14基础教程】《AutoCAD R14基础教程》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于1998年7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文福安 。
基本介绍书名:AutoCAD R14基础教程
作者:文福安
ISBN:711507195
类别:软体教程
页数:445
定价:37.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7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本书是AutoCAD R 14的基础教程,书中通过大量的例题由浅入深地引导读者全面地了解AutoCAD 的功能和用法 。除了基本绘图技能以外,还重点讲解了三维实体造型、图形数据交换和网路CAD技术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长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AutoCAD 软体进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其他人员学习AutoCAD 时参考 。目录第一章 序论1.1CAD技术发展简史1.2CAD系统的硬体1.2.1微机CAD系统硬体的组成和基本功能1.2.2微机系统的运行速度1.2.3微机系统的数据存储1.2.4图形图象的显示1.2.5 信息採集设备1.2.6图形硬拷贝设备1.2.7绿色环保和维护性1.3CAD系统软体1.3.1套用于微机的CAD软体1.3.2大型集成化的CAD系统软体1.4CAD技术的发展趋势1.4.1智慧型化1.4.2三维化1.4.3集成化1.4.4网路化习题与思考题第二章AutoCAD R 14简介及基本操作2.1AutoCAD R 14的启动2.2AutoCAD R 14应用程式视窗简介2.2.1标题条2.2.2 下拉选单2.2.3工具条命令2.2.4萤幕选单2.2.5命令视窗2.2.6文本视窗2.2.7状态条2.3使用AutoCAD R 14的帮助(Help)功能2.3.1进入Help视窗2.3.2AutoCAD Help的使用2.3.3使用与当前活动有关的帮助2.3.4状态条的 Help显示2.3.5线上学习工具习题与思考题第三章二维基本作图方法3.1会图环境设定3.1.1单位类型设定3.1.2绘图极限设定3.1.3绘图辅助工具3.1.4 实例:标準A 4图纸的图幅及绘图环境设定3.2几何图元绘製3.2.1绘製直线3.2.2绘製平行线簇3.2.3绘製多义线3.2.4绘製多边形3.2.5绘製圆弧3.2.6绘製圆3.2.7样条曲线的绘製3.2.8绘製椭圆3.2.9绘製点3.2.10生成封闭区域3.2.11生成边界及区域3.3图层设定3.3.1图层基本概念3.3.2图层属性3.3.3设定新图层3.3.4实例3.4剖面线绘製3.4.1定义边界3.4.2选择剖面线图案3.4.3给定剖面线图案属性3.4.4套用习题与思考题第四章尺寸与形位公差标注4.1尺寸标注4.1.1尺寸标注的组成元素4.1.2设定尺寸标注参数4.1.3尺寸标注4.2形位公差标注4.2.1形位公差的构成4.2.2标注形位公差习题与思考题第五章 命令选单的使用方法5.1 Auto CAD的文本输入5.1.1文本字型和字型5.1.2 单行文本标注(Text)5.1.3 多行动态文本标注5.1.4段落式文本标注5.1.5控制码及特殊字元5.1.6 文本拼写检查5.2视窗显示控制5.2.1放大与缩小对象5.2.2平移对象5.2.3重画图形5.3图形编辑和查询命令5.3.1对象的选择5.3.2移动对象5.3.3複製对象5.3.4旋转对象5.3.5调整对象尺寸5.3.6修剪对象5.3.7延伸对象5.3.8分解对象5.3.9特殊对象编辑5.3.10倒稜角与倒圆角5.4对象属性查看及修改5.4.1单一对象属性查看及修改5.4.2多个对象属性修改5.5块及其属性5.5.1定义一个块5.5.2插入一个块5.5.3清除一个块5.5.4编辑一个块5.5.5给块附加属性习题与思考题第六章 图形布局和列印输出6.1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6.1.1模型空间6.1.2 图纸空间6.2图形布局6.2.1 浮动视区的创建6.2.2控制模型在浮动视区中的显示6.2.3限制活动视区的数目6.2.4改变视区的视图6.2.5添加图框和标题栏6.3列印输出6.3.1添加印表机6.3.2印表机的配置6.3.3如何提高列印效率习题与思考题第七章二维图形的绘图实例7.1普通二维零件图的绘图实例7.1.1进入AutoCAD R 14绘图环境7.1.2绘图环境的设定7.1.3图层和线型的设定7.1.4绘製中心线7.1.5绘製零件外廓7.1.6绘製左侧的圆孔和槽7.1.7 图形镜像7.1.8尺寸标注7.1.9列印输出7.2 轴测投影图的绘製7.2.1打开轴测投影模式7.2.2绘製直线7.2.3会制圆弧7.2.4对轴测图的修改习题与思考题第八章AutoCAD二次开发基础8.1AutoLISP:AutoCAD的程式设计语言8.1.1AutoLISP简介8.1.2AutoLISP程式的格式和结构特点8.1.3 调用一个AutoLISP程式8.1.4AutoLISP的数据类型8.1.5AutoLISP的变数8.1.6 AutoLISP表达式8.1.7给AutoLISP变数赋值8.1.8 AutoLISP的算术表达式8.1.9AutoLISP的代数表达式8.1.10AutoLISP的关係逻辑表达式8.1.11AutoLISP程式流程控制8.1.12在AutoLISP程式中调用AutoCAD命令8.1.13建立用户的AutoLISP函式和AutoCAD命令8.1.14AutoLISP的程式编制8.1.15AutoLISP程式编制实例8.1.16AutoLISP程式调试和装载8.1.17实体访问8.2AutoCAD的形档案8.2.1AutoCAD的文本字型8.2.2对AutoCAD文本字型进行开发的优点8.2.3文本字型的开发8.2.4综合练习习题与思考题第九章图形数据交换9.1在不同的AutoCAD档案间引用数据9.1.1Xref简介9.1.2Xref 的引用类型(Attach与Overlay)9.1.3如何使用Xref9.1.4管理Xrefs中的从属符号(Dependent Symbols)9.1.5按需装载(Demand Losding)9.1.6剪辑外部引用(Xclip)9.1.7将外部引用归档(Bind、Xbind)9.1.8Xref档案的路径管理9.1.9 Xref记录档案9.1.10综合练习9.2与WINDOWS下的套用软体交换数据9.2.1WINDOWS剪贴簿9.2.2不同AutoCAD档案间图形的嵌入9.2.3对象的链连结与嵌入9.2.4光栅科片的引用与编排9.3与所的套用软体交换数据9.3.1 用中性档案交换数据9.3.2在AutoCAD中输出与输入中性档案习题与思考题第十章三维作图10.1 概述10.2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扩展10.2.1 三维空间描述10.2.2绘製具的高度和厚度的图形10.2.3改变现有图形的高度和厚度10.2.4 在三维空间中画点和确定点10.2.5在三维空间中画线10.2.6三维线框模型10.3观察三维模型基本技能10.3.1 设定观察三维模型的方向10.3.2消除隐藏线10.4曲面造型10.4.1三维平面片组10.4.2 格线面10.4.3扫描曲面10.4.4由边界定义的曲面10.4.5基本3D多边形格线10.4.6 三维曲面模型10.5模型操作10.5.1定义用户坐标系10.5.2二维操作命令的扩展10.5.3三维操作10.6实体造型10.6.1三维实体模型10.6.2实体的一般操作10.6.3实体的一般操作10.6.4实体的扩展操作10.7显示造型效果10.7.1 三维模型的显示方式10.7.23D模型的视图命令10.7.3明暗着色10.7.4平滑着色10.7.5幻灯片10.8综合练习习题与思考题第十一章基于网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11.1构建计算机网路11.1.1网路设备11.1.2网路结构11.2资源共享11.2.1微机作业系统概述11.2.2微机作业系统概述11.2.3WINDOWS 95/NT中网路的配置11.2.4注册到网路11.2.5档案共享11.2.6印表机和绘图机共享11.3Internet概述11.3.1什幺是Internet11.3.2访问Internet的基本方式11.3.3Internet地址和域名系统11.3.4电子邮件的地址11.3.5WWW浏览11.3.6访问Autodesk的Web站点11.4AutoCAD中的Internet工具11.4.1Internet工具11.4.2在图中附加统一资源连结11.4.3选择所有的URL连结11.4.4 显示档案中与Web连结的对象11.4.5拆除统一资源连结11.4.6把当前的AutoCAD图形档案保存到Web节点上11.4.7从Web节点上打开一个AutoCAD图形11.4.8把Web节点上DWG档案插入当前的AutoCAD图形11.4.9配置Internet环境11.4.10採用拖放方式打开一个Web浏览器上的DWF档案11.4.11AutoCAD Internet Utilities线上帮助11.4.12发布CAD数据11.4.13 WHIP!技术习题与思考题第十二章AutoCAD R 14的安装12.1 系统要求12.1.1硬体要求12.1.2软体要求12.2为单用户安装AutoCAD R 1412.2.1初次安装12.2.2添加部件12.2.3重新安装12.2.4重新进生系统注册12.3在网路上安装AutoCAD R 1412.3.1客户端和注册管理器的安装12.3.2网路和注册管理器的安装12.3.3 只安装注册管理器习题与思考题作者简介文福安,男,出生于1962年10月,教授,现担任北京邮电大学网路教育学院网路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通信信息协会会员、北京市特约教育督导员、国家科技部、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网路教育方面责任专家 。1997年3月,研究项目并在线上器人机构位置正解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关于首都信息化网路建设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获得1998年度北京市统战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1998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10月,《AutoCAD R14基础教程》荣获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5月,负责研发的网路课件《机率论与随机过程》获得北京邮电大学CAI课件开发成果一等奖 。2002年9月,《网路课件製作平台》获得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体大奖赛二等奖 。2004年09月《计算机网路仿真系统》荣获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研究与多媒体教材建设》荣获2004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5月,负责开发了电类课程的虚拟实验平台《电路课程虚拟实验系统》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体大奖赛高等教育网路课程优秀奖 。近年来获得计算机着作权1项,专利3项 。主编或独立编写教材4部 。在各种刊物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