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新时代的中坚力量 抗洪救灾下书写青春篇章( 二 )



汛情|新时代的中坚力量 抗洪救灾下书写青春篇章
文章插图
我年轻 我来搬
“当回家的车开进新乡的那一刻,作为一个在新乡生活了二十年的人,我看到了从未看过的场景。往日一尘不染的街头,一眼望去全是近一米的水;街上没有汽车,只有拖拉机举起的志愿者和灾民;十字路口,交警指挥交通,脚下热心市民提供的饮用水堆积成山。”小杨说道。
一场暴雨,新乡大部分地区被水淹没,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杨佳斌通过亲朋好友了解到家乡的惨状后,7月24日,大雨在新乡刚停,他便立即从学校搭上热心司机的车踏上了回家的路,在到达家乡之后,立即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为家乡的灾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佳斌首先赶到牧野湖畔,在解放军的指引下搭乘拖拉机翻斗赶到一线,由于湖水水位过高已经开始外泄,拖拉机无法进入筑坝地区,整整一公里,一个个志愿者站在水中将一公里外的沙袋传到筑坝地区,用来堵住倒灌的湖水,防止湖水外泄。随后,他又听从指令赶往荣校东路一带搬沙袋进行筑坝,并为当地居民发放物资,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半夜两点,到处还都是救灾的志愿者,到处都是加油的口号,我觉得这样的新乡,一定必胜!这样的中国,一定必胜!”小杨激动地说。
在滑县红太阳医疗器械厂,当18级能动二班王子昂7月27日早晨前往物资聚集地时,刚到地点就目睹了感人的一幕,许多的人已经搬运了一晚的物资,他们疲惫的身影令王子昂很是感动。于是,他也迅速加入到搬运队伍,开始了物资的整理、搬移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有序分工,打包、整理、搬移、递送,整个活动进行的有条不紊。一车车物资全部被卸下并摆放齐整,志愿者们也累得直不起腰,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 汛情|新时代的中坚力量 抗洪救灾下书写青春篇章】“在搬运物资的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感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温暖。这种场景温暖了我的心,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王子昂说道。
在了解到郑州、新乡等地受灾严重,18级农机二班崔帅闯毅然决定加入到志愿队伍,前往新乡辉县占城村进行支援。到达受灾地区后,崔帅闯同其他志愿者马不停蹄地把救援物资运送至一个又一个支援地点。鞋底被钉子戳破,水流没过腰部,脚被水泡烂……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挡他们逆行前进的脚步。在得知有老人居住在水位较深处后,支援队伍便不顾困难,前往老人居住地,为老人发放物资,给当地居民提供帮助。
“在救灾途中,我认识了几位退役军人,与军人相比,自己做的并不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抗洪的逆行者,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希望我的绵薄之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人,希望正处于危险中的人可以化险为夷,希望河南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河南加油!”崔帅闯说。
7月25日至7月27日,19级机制一班周子博在了解河南各地情况后,决定在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志愿活动。他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并整理居民捐赠的物资及对生活用品进行分类打包,进行消毒后装上物资车,运往需要物资的新乡、鹤壁等灾区。这些工作听起来很简单,做时却很繁琐,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仔细整理,周子博在做这些时,极其认真,在他眼里,这些工作是身为学生所能做的且力所能及的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周子博说:“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河南人民的爱心与善心,在做志愿时,来现场捐赠的居民络绎不绝,甚至有人运了一整车的生活用品,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参加志愿者的,有几岁的小孩,也有白发的老人。他们也身在灾区,但仍愿出一份力,献一份情。运送物资的车辆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一辆来自我的家乡,这令我极其自豪,因为从我的家乡到郑州需要一千五百多公里,感谢他们愿意跨越这遥远的距离送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