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凤凰影片公司创始人 卢根


香港凤凰影片公司创始人 卢根

文章插图
卢根(香港凤凰影片公司创始人)【香港凤凰影片公司创始人 卢根】卢根(1888-1968)广东省香山县人 。在我国的电影产业早期,全国的电影院基本上掌握在三个广东人手里,他们便是卢根、曾焕堂和罗明佑 。其中,有着王者之称的卢根,也是天津早年最为着名的电影实业家,他创造了那个年代天津电影业的辉煌,被称为电影界的“华南王” 。他在天津的10年岁月,对电影事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与开拓,不仅对天津,对整箇中国早期电影业的发展与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基本介绍中文名:卢根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
出生日期:1888年
逝世日期:1968年
职业:电影製作人
主要成就:电影发行大王、电影院大王创办香港有摄影棚的凤凰影片公司
性别:男
个人履历1888年生 。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曾在律师楼工作,后经营冰块生意致富 。1919年,开始从事电影事业,初与友人合股开设香港新比照电影院 。不久,创办明达公司,代理西片 。当时,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垄断香港与内地的西片发行,盈利不菲 。又在香港及内地购置大批电影院,还创办振业公司,在内地代理外国电影机械 。他是上海中国电影院托拉斯组织——联合公司的决策人兼大股东 。
香港凤凰影片公司创始人 卢根

文章插图
1935年,投资200万港元,创办香港首间建有摄影棚的凤凰影片公司,并招聘大批知名电影工作者,又大批培养电影演员 。準备在电影製片工作上大展拳脚,由于在上海上了一外籍骗子的当,致使资金周转不灵,宣告破产,凤凰公司亦告结束 。后在广州经商,又移居上海 。1968年病逝 。一生为香港及中国的电影事业作出不少贡献 。人物生平1896年,即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中国,最早从事电影放映及发行业的是外国人,随后是广东人 。他们最先与外国片商交易,并且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影院及院线 。在我国的电影产业早期,全国的电影院基本上掌握在三个广东人手里,他们便是卢根、曾焕堂和罗明佑 。其中,有着王者之称的卢根,也是天津早年最为着名的电影实业家,他创造了那个年代天津电影业的辉煌 。卢根(1888-1968)广东省香山县人 。年少时,他跟哥哥到香港当学徒,并就读于英文书院 。在港期间,他在律师楼工作过,随后又经营冰块业,由此积攒了人生财富的第一桶金 。不久他觉察到:在城市生活中,特别是在香港、广州、天津、上海这些发达城市,看电影成为大众最时尚的娱乐方式,他决意投资电影业 。1924年他与人合资,在香港的摆花街,开设了新比照电影院 。生意空前红火,让他看到了电影的巨大潜力和魅力,于是继续扩大投资,与人合股创办明达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美国各大影片公司(如米高梅公司)在中国的发行 。发行影片,使明达公司蜚声中外电影界,也使卢根赚到了很多钱 。他把赚来的钱投资在电影院的收购和建设上,很快便成为电影界的“华南王” 。此时他不仅在香港拥有皇后、新世界、平安三家影院,还在广州兴建了着名的南关、明珠、模範等电影院 。卢根带着成功的喜悦和经验继续北上,1925年,他收购了英商平安电影公司 。当时,该公司旗下共有四家影院,其中两家在天津,即赫赫有名的平安影院(今音乐厅)和光明影院 。平安影院,是天津第一家由外国人开设的电影院 。始建于1909年,主持人是英籍印度人巴厘 。1922年迁至英租界的小白楼,影院仿古罗马剧院样式,精美绝伦,创天津豪华电影院之最 。自卢根掌管以来,平安影院主要放映美国影片,《歌舞昇平》在此首映,开创了天津放映有声电影的先河 。在宣传方面,平安影院也是独树一帜 。在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录片时,工作人员从美国军营借来铁甲车,摆在门前做广告,这也是天津电影界第一次用实物做广告 。1927年卢根与罗明佑成立华北影业公司,先后招录了朱石麟、熊式一、费穆、贺孟斧、沈浮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了中国着名的编剧和导演 。到1929年,华北影业公司进入全盛时期,通过建造和收购,在华北和东北已拥有30多个电影院,独执我国北方放映业的牛耳 。光明影院,前身是光明社,建于1919年,创办人也是巴厘 。1926年夏,天津第一部滑稽讽刺故事片《大皮包》在此首映 。1929年迁址于滨江道,与劝业场巍然对峙 。在当时,由于光明影院是津城唯一放映头轮国产片的影院,被誉为“国片之宫” 。1933年《姊妹花》在光明首映,创造了连映90多天满座的票房纪录,该片由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轰动一时 。不久光明影院再掀高潮,又一次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一是光明影院实行新座位制,观众可以随意挑选座位,成为一大新闻;二是着名影星周璇、严华夫妇来津旅行结婚,在津逗留期间,光明影院加演她的《四季歌》等流行歌曲,创造了津城无处不“四季”的盛况 。但随着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接踵而至,盛况难再,卢根的电影时代宣告终结 。在战乱中,光明和平安影院历经磨难,不是被日本人劫收就是被国民党没收,惨澹经营 。解放后,两家影院被天津市文化局接管,改为国营,从此光明影院成为天津第一家豪华特级影院 。1960年平安影院更名为音乐厅,成为天津唯一专业演出交响乐的场所 。1968年1月9日,卢根病逝于上海,享年80岁 。回顾他在天津的10年岁月,对电影事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与开拓,不仅对天津,对整箇中国早期电影业的发展与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他所创立的电影院,西式的古典建筑与电影的光与影交织在一起,本身就是不朽的文化与艺术,值得我们世代珍藏 。社会评价“卢根,是香港电影界值得特别记述的特出的人物 。因为他在发行电影、经营电影院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他不独是香港的电影发行大王、电影院大王,而且一度是中国的电影发行大王、电影院大王 。”——余慕云(《香港电影掌故》)成就及荣誉卢根:影院大王电影值得说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儘管其从诞生至今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 。现在是难以想像了,没有电影的生活会是个什幺样子,现在更难以想像,不到一百年前,电影出现在中国时是多幺的轰动,看电影是多幺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电影传入中国的早期,文以载道的传统思维始终若有似无地掩藏在社会心理当中,面对电影这样一种西方文明的新鲜事物也没有多少例外 。许多有识之士把电影也当作了一个强国富民之路,如黎民伟、罗明佑、关文清、赵树燊等人,提出要“电影救国”、“振兴中国电影事业”、“导人向善”、“教育人民”、“移风易俗” 。联繫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种观念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很值得后人尊敬 。与这些人物相比,曾经号称是“中国电影院大王”的卢根,他的境界显然没有那幺高,苛刻一点的评价会是:他只是个商人,一个会利用电影赚钱的商人 。在中国传统理念里,工农兵学商,商人是列为最下一等的 。轻看商人当然不对,但现在的观念又有点过头,过于高看商人了 。终其一生,卢根最重要的活动与成就,都是在电影行业里面取得的 。从他的经历来看,卢根是个相当有生意头脑的人,也是个非常有气魄的商人 。他掘到第一捅金之后,意识到刚出现不久的电影是个巨大无比的市场,于是从最先创办电影院开始,进而代理电影发行,代理国外电影放映设备,再到后来投巨资开设独立的电影公司,建培养演员的培训班,一系列完整而成型的计画,充分反映出这个商人的精明与庞大野心 。如果不是后来因受骗而导致破产,建立一个巨型的电影王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香港、广州、天津、上海,二十世纪中国最先接触西方文明、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卢根能迅速意识到电影在现代城市中所占有的地位,已经足可以说明他的敏锐触觉了 。他创办的几家着名电影院,都是在这几座城市中的最繁华地段 。作为当时的城市生活中最具时尚意味的娱乐方式,电影院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去电影院不仅是看一场电影这幺简单,还是人们切身体验现代科技文明、艺术形式的过程,以及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据我所知,卢根在天津、上海等地创办的几个电影院,现在仍然是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 。事实上,电影早期完全是作为一个大众娱乐手段而出现的 。卢根的整个电影生涯,也正是以商业的眼光来看待与操作,他还原了电影的娱乐本质,找到了普及的最合适渠道 。即使他在凤凰电影公司中引进着名导演与演员、培训新人,也都是为了电影卖座,与艺术没有多大的关联的 。当然,电影在自身的演变中逐渐成为最有大众基础,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如同今天的默多克其实也并非那幺热爱传媒事业却建立起了一个传媒帝国一样,那幺,把他依靠电影业赚钱的出发点放在一旁,从客观上来看,卢根对电影业在中国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他所创立的电影院,西式的精美建筑与电影的光与影联繫在一起,就具有了别有一番趣味的历史感,他也在无意中为当今的小资们建设了几处怀旧的好去处 。据说卢根工作起来非常勤奋,常常一早便到办公室忙碌,很晚才离开,属于事必躬亲的人 。而且,他又对下属极严,人缘不好,亲和力不强,这也就导致他在后来的落魄中被人落井下石 。商场如战场,从来都是最残酷的地方 。不过我实在想不明白,以卢根此前在商场上的野心与眼光,并不是那种庸碌的平常之辈,不该就此偃旗息鼓的,但卢根1935年破产之后,的确没有再东山再起 。遥想西楚霸王项羽垓下之败后,自刎在乌江边,让刘邦成就了一代霸业,后代诗人杜牧有诗感慨道:江东子弟多才俊,捲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未来终究是未可知,也许是真没那个能力了,也许是没有当初的历史机遇了,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位曾在电影界中风云一时的“中国电影院大王” 。个人其他信息卢根和凤凰公司1933年,卢根又在香港创办了代理世界各国电影机械的“振业公司” 。当时全中国的电影院要购买各种电影器械和配换零件,都要由“振业”採购 。但卢根还不满足于仅仅在电影院、代理电影发行、电影放映设备上的生意,他还想建设一个从生产到面向观众的一条龙式的电影王国 。1935年,他在香港创办了有庞大製片计画的凤凰影片公司,试图在香港电影製片业中大展手脚 。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凤凰影片公司是一间值得特别一提的电影公司 。卢根在创办时,总共投资200万元,当时的200万是一笔极大的资金,闻名全国 。而当时,规模宏大的“联华影业公司”的实收股本亦不足500万元,由此可以想见,卢根在做这次投资时是怎样的雄心勃勃 。凤凰公司开设在香港北角名园山联华港厂旧地 。创立后,卢根立即兴建了新的摄影棚,购买新型的电影投影机和录音机,包括一部RCA厂出品的流动录音车,可以开到任何现场进行录音,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卢根并不仅仅是个头脑简单的生意人 。他知道,没有足够的人才是办不成大事的,电影业尤其如此,于是,他一方面在香港聘请知名的编导演人才(例如导演侯曜、演员吴楚帆等)加盟凤凰公司,另一方面,到上海招聘大批知名的电影工作者到香港效力,当时应聘南下的有导演李应源、莫康时,演员王元龙、王次龙,技术人员李文光、万涤寰等 。凤凰公司还开办了大规模的演员训练班,一次就招收了200名学员,其中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 。卢根想为公司培养各种演员,所以给学员的待遇也相当可观,一入学即每人每月发津贴十元(当时一个人的生活费六元),三个月后更加到三十元 。训练班课程有表演术、国语、粤乐等,要求很严格,以一个月为一阶段,如学习成绩不好便勒令退学 。他创办演员培训班的模式后来一直为香港的製片机构所沿用,当今许多艺员都是通过这条路而走进娱乐圈的 。凤凰公司的目标没有局限于香港一地,还準备在全中国的电影院放映,所以除了粤语片之外,还準备拍摄国语片 。可惜,凤凰公司只出产了三部影片,便因卢根的破产而终结,演员培训计画也被迫中止,变成一间令人惋惜的壮志未酬的电影製片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