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症候群

股市症候群【股市症候群】股市症候群:stock-market sufferers点评:既然“股市症候群”指的是因受股市震荡影响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疾患的股民 , 可将其译为stock-market sufferers 。若将该词直译为the mass with stock-market symptom则会使人误以为是股市本身产生了病症 , 故不妥 。“股市症候群”泛指那些炒股时由于受到股市震荡影响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疾病的股民 。从某种角度来看 , “股市症候群”与“恋爱症候群”如出一辙 , 人们在股市中感受到的跌宕起伏、欣喜若狂、痛彻心扉 , 都与恋爱无异 。面对时而火爆、时而萧条的股票市场 , 越来越多的人徘徊在理性边缘 。
基本介绍中文名:股市症候群
外文名:stock-market sufferers
途径:受股市震荡影响
心理:怕赔钱
群生相医学专家指出 , 在大牛市行情下、在全民炒股的氛围中 , 无论是股民还是準股民都容易作出“利好”的从众判断 , 认为炒股赚钱 , 很少有人去直面风险 , 因此眼下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一种群体性心理疾病:“股市症候群” 。“一时不看股 , 生活无滋味;宁可食无肉 , 不可心无股 。”如今 , 已有不少股民把证交所当成了家、当成了全部生活:有带孩子去炒股的 , 有在证交所里吃饭睡觉的……佟先生是个老股民 , 股市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由于身为上班族 , 佟先生每天只能在办公室里炒股 , 成为了典型的“九三一族”———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最精神的 , 每天上午9点30 , 他一定会在电脑前守着股市 , 只要一天不看行情心里就憋得慌 , 坐立不安 , 一看见那些红红绿绿的行情显示就浑身舒畅、精神百倍;只有下午3点收市过后 , 佟先生才能把心思收回到工作中来 , 但业余生活也完全被股票填满了 , 看电视荐股 , 报班学习……难怪他说自己都有点“神”了!揪心一跌就想出手怕赔钱是许多股民的典型心态 。市民张勇就是这样 , 由于曾经历过1997年的股灾 , 面对股票的下跌 , 他生怕一跌就再也涨不起来 , 为此 , 他老是逢跌卖股 , 股市一跌他就觉得股灾又要来了 。张勇在1月19日以22.38元的价格买进了三精製药(行情论坛) , 买进以后 , 该股票迅速进入调整期 , 一路下跌 , 等了近半个月的他实在忍不住了 , 便以16.43元的价格全部抛出 , 不料刚刚出手该股就一路走强 , 一直涨到了24块多 , 他“肠子都悔青了” 。更让他生气的还是华侨城这只票 , 他在24.59元的时候重仓买入 , 不料买进后该股一路下跌 , 为了止跌 , 在跌至15.55元时他痛下决心:割肉!谁料 , 一个多月后 , 该股又涨到了该死的37块多!“命运弄人啊!”烦心涨起来更要命跟股票下跌相比 , 不少老股民更怕股票涨:“再大的震荡我都受得了 , 但股市越涨我越心慌 。”在一家国有单位工作的李女士也是个老股民 , 被股票套了多年都不曾害怕过 , 但是自从股市冲上3000点继而又冲上4000点以后 , 她越来越慌了 , 加之媒体不断“预警股市可能出现震荡” , 李女士就成天想着要震荡了 , 该出货了 , 连晚上做梦都是股票 。由于担心节后出现大调整 , 原来喜欢旅游的李女士五一黄金周破例没有出远门 , 一心等着节后开盘下手 。“自从重返股市后 , 就像又生了个娃娃似的 , 随时都放不下心 , 唉 , 人都变得悲喜无常了 。”担心深怕休市放假对股民来说 , 没有起落涨跌的假日是最熬人的 。以前人们只晓得休完长假上班会有“假日综合徵”:上班难免走神 , 工作效率降低 。然而如今习惯了股市节奏的股民恰恰相反:周一到周五 , 因为精神亢奋而神采奕奕 , 一旦进入假期 , 没有了心中那份寄託 , 反而浑身不自在 , 怅然若失 。“一到周末我就不知道该咋个办 , 深怕开市后出问题 。”佟先生无奈地说:“周末比上班还难熬 。一向喜欢睡懒觉的佟先生现在也不睡懒觉了 , 因为周末难熬 , 夜长梦多 , 弄得他总是一大早就要醒 , 总在嘀咕还有好久才开市 , 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就会打开电脑 , 盯着股票交易软体一遍一遍反覆“温习” , 不厌其烦地刷新画面以确定有无最新资讯———儘管他很清楚 , 周六周日是不会有资讯更新的 。为了股市 , 佟先生连五一都没离开过成都半步 , 没事就到网上看看股经 , 上面有一群跟佟先生同病相怜的人 , “大家在一起说说话 , 心里才踏实 。”窝心后悔没早点入市佟先生的症状并不是最特殊的 , 昨天打进热线的股民中 , 有很多都是股市症候群患者 。连佟先生都认为他的症状不是最重的 , 有些尚未入市的非股民症状更严重 。万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典型———这半年 , 她比股民过得还要痛苦 , 用她的话说就是:“看着人家大把大把地数钞票 , 我就心焦 。”万女士半年前曾被人怂恿入市 , 但她觉得当时的股价太高 , 拒绝了 。这半年来 , 依然不断有人给她荐股 , 可每次她都觉得价钱太高没有动手 。两个月前 , 有人给她推荐了星湖科技(行情论坛) , 但由于她尚未开户而作罢 , 谁料不到三个月该股票翻了近两番:“我那种痛苦 , 那种后悔 , 好比心在流血!”现在 , 每听到朋友说股票赚了钱 , 她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 , “简直比生了病还难受” 。于是她天天盼着股市震荡、重新洗牌 , 她好入市 , 看到昨天的大跌 , 她有点幸灾乐祸:“最好再跌几天 , 我好去接血 。”股民病症“股迷”易得哪些病?股市症候群中的股民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疾病 。成都中医药大学汪亚强教授指出 , 长期过度紧张 , 会引起失眠、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疲劳、情绪失常等精神疾病 。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紧张、焦虑还易引起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剧烈 , 如果血压波动过大 , 还有可能导致中风、偏瘫、心梗、猝死等 。此外 , 由于证券交易大厅的空间往往比较密闭 , 人群密集会使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 , 再加上有人在室内抽菸 , 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 , 会使人的肺功能受损 , 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还有的股民因为担心错过股指的波动而影响收益 , 所以经常不喝水或憋尿 。如果久坐不排尿 , 细菌在体内滋生 , 容易导致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 。如果心理压力过大 , 会使胃肠道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抑制和兴奋机能失调 , 容易出现胃酸分泌过多、呕吐、腹胀、便秘、胃炎、厌食等胃肠道症状 。原本就患有胃溃疡的患者还易引发胃出血 。五大综合症工作日综合徵:症状:一时不看股 , 则生活无味;一日不谈股 , 便面目可憎 。宁可食无肉 , 不可心无股 。上班时间是10点 , 可不到9点半 , 办公室里已是人头济济 。大家都端坐在电脑萤幕前 , 像是等待洗礼般郑重而严肃地等待9点半——股市开盘 。下午接近3点 , 空气里的烦躁因子活跃起来 , 像是孕育着一场急风暴雨 。3点一过 , 再也憋不住了—办公室的男男女女要幺三五成群在一边窃窃私语 , 要幺一个人发獃若有所思 。表情只有两种:掩不住的欣喜和藏不住的苦闷 。符合以上基本表现的办公室被称作“93学社” , 9点和3点成为其间社员们工作日重要的两个时间节点 。当然 , 很多人可以处理好工作和炒股的关係 , 但这两个时间节点 , 他们还是难免不平静 。有这样情况的股民千万小心情绪的波动 。股市行情瞬息万变 , 经常处在紧张、压抑、焦虑情绪之中 , 人体的免疫力会大大下降 , 极其不利于身心健康 。加上交易大厅人满为患、空气流通差 , 会对每天去交易所“上班”的股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处方:做长线 。不用天天盯着股市曲线 , 不用影响工作 , 不用病入膏肓 , 也一样可以让钱生钱 。买基金 。让别人替你理财、替你算计 , 既不会影响工作 , 又不会影响健康 , 还节省时间和精力 。假日综合徵:症状:对股民来说 , 没有起落涨跌的假日才是最难熬的 。以前只知道星期一有上班综合徵 , 经过了双休日的调整 , 周一一开始上班总难免走神 , 工作效率降低 。然而习惯了股市节奏的股民们正好恰恰相反 , 周一到周五 , 因为神经亢奋而神采奕奕 , 一旦进入假期 , 没有了心中那份寄託 , 反而浑身不自在 , 惘然失落 。处方:精神转移法 。不让股民脑子里老想着股票似乎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 但听之任之显然更不合适 , 建议这些股民们可以参加参加体育活动 , 也可美其名曰为股市革命锻鍊身体 。上涨综合徵:症状:我的眼里只有“你” 。女人的消费欲望突然缩减 , 男人开始减少抽菸 , 这是一种典型的上涨综合徵 , 省下每点钱 , 倾其所有投入股市 , 恨不得连自己都卖了 , 换钱进股市“钱生钱” 。在这种极度亢奋的市场情绪中 , 过激行为开始出现 , 理智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脆弱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 , 媒体曾报导过这样的案例 , 某些股民因暴涨若干倍后欣喜若狂 , 精神的亢奋在极短时间内使大脑大量充血 , 血压急骤升高 , 会给机体造成难以承受的“负荷” , 高血压病人易发脑血管意外 , 冠心病人易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处方:斩仓 。心痛归心痛 , 如果确定有不适合情绪激动的疾病 , 还是快刀斩乱麻 。生命重要还是金钱重要 , 相信谁都会做选择题 。下跌综合徵:症状:天天穿红衣 , 看见穿绿衣的人就莫名紧张 。上涨会让人情绪失控 , 诱发疾病 , 下跌就更不用说了 。在如今的大牛市环境下 , 跌更难以接受 , 因此也更容易让人跌破健康底线 。悔恨症、抑郁症、妄想症、癫狂症……都是下跌综合徵的主要表现 。所谓悔恨症就是一种强烈的自责心理 , 认为自己能力不济 , 才会让血汗钱付诸东流 。研究发现 , 股市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 , 体内免疫球蛋白会降低 。处方:割肉 。对于拿着血汗钱投资股市的市民来说 , 下跌无异于割他们的肉 , “割肉”一词无从考究是谁发明的 , 但实在形象不过 。实在下不了狠心 , 就找準时机买进摊薄成本 , 说不定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未入市综合徵:症状:今天你开户了吗?面对牛市赚钱效应 , 很多非股民得了比股民更严重的综合徵 。他们急 , 他们悔 , 为什幺没有早点入市;他们犹豫 , 他们挣扎 。于是 , 虽然今天的指数、今天的股价已经相当高了 , 他们还是迫不及待地跳进去 。“我知道有风险 , 我知道现在的风险更大 , 但不炒机会是零 , 我不能再错过了 , 趁这个机会赚一笔我就收手 。”一席话恐怕道出了大多数新股民的普遍心态 。但恐怕没有人会在赚到钱后 , 挥一挥衣袖 , 潇洒地转身 。处方:要不就从此断了股市念头 , 理财途径有很多 , 基金、保险、国债……何必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 。要不就赶紧入市 ,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 , 摆脱未入市综合徵后 , 有可能感染以上四种更难医治的病症 。“七情疗法”“炒股病”袭击众股民 , 已经出现了一种群体性心理疾病:“股市症候群“ 。股市病是股民常见多发的一种情绪病 , 是由暴跌暴涨的股市波动引发的 ,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于强烈刺激 , 过于深痛 , 使人气血逆乱 , 阴阳失调 , 从而影响到脏腑 , 经络、神经 , 以致出现无可药医的独特病理反应 。2400前 , 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精闢指出:“病人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既然股市病是由七情引发的 , 要医治她也只能用本能的“七情疗法” 。只有这样 , 才能达到中医所云的“五行相生” , “阴平阳秘” , “以毒攻毒”的和谐境界;何谓情疗?即用一种情感去抑制另一种情感 。喜疗:暂时忘掉手上套牢的股票 , 多看喜剧 , 多听相声小品 。实在喜不起来 , 就窃喜 , 想像股市2008年能上8000点 , 套牢只是暂时的 , 用希望的快乐去克服忧伤、恐惧和愤怒等病灶 。怒疗:怒可抑悲制恨 。感到悲伤怨恨时 , 设法让自己发怒起来 , 痛快淋漓的大吼或大骂 , 实在不解恨 , 也可去网上发一通怪论 , 把不敢说的龌龊话 , 都一撮箕倒到网上去 , 将忿怒与同病相怜者一起分享 。忧疗:忧伤可以控制过度的快乐 。有的股民老是沉浸在赚钱的快乐之中 , 回忆抓翻倍牛股的辉煌 , 没法让自己忧伤起来 , 丢掉幻想 , 告别咋日 , 展望明日 , 不也是一剂良药吗?思疗:总结失败经验 , 对狗年“二八现象”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操作进行反思 , 找出猪年正确的操作思路 , 比骑上了十匹黑马都管用 , 思考能使你弃病除邪 。悲疗:时刻想到自己的钱是劳动来的 , 是养命钱 , 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圈来的 , 更不是贪污受贿来的 。惜财爱财 , 让悲来掩盖哀 , 才能防止因想不通而走极端 , 走上绝路 。恐疗:恐能抑制忧悲喜怒 , 恐也能使你对后市绝望 , 即时止损离场 , 避免行情见顶后越套越深 。看恐怖大片 , 反覆看《侏罗纪公园》弄清庞然大物是怎样灭绝的 。对于那些问题股和做假的上市公司 , 应视为怪兽 , 有恐怖感 , 坚决不碰不摸 , 倘不幸捏上 , 应果断离场 。惊疗:一惊解万愁 。对于突发性的利好 , 应感到惊讶 , 怎幺会这样?是不是政策有变 , 是不是AB股要合二为一了?只有惊 , 才能使你抓住突发利好产生的抄底和抢反弹或逢高减磅的机会 。要知道 , 能让你吃惊的利好 , 已经所剩无几了 。以上七情疗法并非孤立 , 应综合调剂 , 才能补偏救弊 。不宜炒股人群成都一家心理谘询中心主任许建武认为 , 有三种人不适宜炒股:第一种 , 存在性格缺陷的人 , 这种人往往很内向 , 虚荣心很强且敏感 , 如果遇到大跌易产生心理障碍 。第二种 , 生活上遇到重大挫折的人 , 如婚姻失败 , 到股市中寻求心理调节 , 一旦大跌易加剧心理危机 。第三种 , 缺乏社会支持的人 , 也就是孤独的人 ,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如果你亏了一百万 , 再如何调节都没用 。”许建武介绍 , 正确的心理调节只能是在入市之前就做好最坏的心理準备 , 且期望值不宜过高 , 得“戒贪” , 这样才不容易被挫折打垮 。他表示 , 入市后受到大挫折再来进行心理修复是十分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