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耕作层

耕地耕作层【耕地耕作层】耕地耕作层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 。据相关资料表明,1厘米厚土壤的形成需要200年,而要形成黑土地,则需要双倍的时间 。然而,大量的耕地耕作层随着各种项目的建设被埋没被破坏,失去了应有的可持续利用功能 。
应对之策如何合理保护和利用好耕作层,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而项目投资者为了节约建设成本不愿去做 。充分保护利用耕地耕作层,笔者认为,要加强立法,依法规範与约束用地行为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表土复原,占补相抵 。目前我国各项工程建设需要开挖大量土石方,工程结束后会留下一些开挖后的成片空地,如果将储存建设用地上的耕作层,运到这些成片空地上,让表土复原形成新的耕地,可以促进建设用地与开发土地相抵,既不影响建设,又减少农田损失 。二、把耕作层保护所需资金列入建设预算 。按照“谁占用,谁保护”的原则,由占用耕地单位按经批准的方案负责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的实施工作 。所需资金列入建设项目预算,同时抑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冲动 。三、建立耕地耕作层储备库 。将建设项目用地上的耕作层收集起来,建立耕地耕作层储备库进行战略性储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造成耕地损毁,可以发挥耕地耕作层储备库的作用,进行复垦 。相关部门应根据规划,对建设单位占用耕地的数量、布局进行预测,儘早着手编制被占用耕地耕作层保护利用方案,科学统筹安排剥离、运输、堆存、利用等配套衔接工作,儘可能缩短运距,减少中间环节,并加强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用的目的 。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有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画,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画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画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