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鱼纲鬚鲨目海洋动物 鲸鲨


软骨鱼纲鬚鲨目海洋动物 鲸鲨

文章插图
鲸鲨(软骨鱼纲鬚鲨目海洋动物)鲸鲨,Rhincodon typus (Smith, 1828),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 。鲸鲨仅1科1属1种 。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 。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 。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 。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 。鳃裂5对,鳃裂基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 。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 。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 。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
【软骨鱼纲鬚鲨目海洋动物 鲸鲨】属大洋性鱼类 。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 。主要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 。性情温和 。由于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鲸鲨
拉丁学名:Rhincodon typus (Smith, 1828)
别称:豆腐鲨、大憨鲨
二名法:Rhincodon typ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软骨鱼纲
亚纲:板鳃亚纲
目:鬚鲨目
科:鲸鲨科
属:鲸鲨属
种:鲸鲨
命名者及年代:Smith, 1828
英文名称:Whale shark
物种命名在1828年4月,根据一条长4.6米,在南非桌湾被捕获的个体,鲸鲨首次被生物学家确认 。这条鲸鲨的特徵在隔年由开普敦的英国陆军医生安祖鲁·史密斯(AndrewSmith)提出 。他后来在1849年公开更多有关鲸鲨细节 。
软骨鱼纲鬚鲨目海洋动物 鲸鲨

文章插图
“鲸鲨”这个名称是从鱼类生物学而来,表示鲸鲨体型与鲸鱼一样庞大,而且也是一种滤食动物 。在越南宗教信仰中,鲸鲨被视为成神祇,并且被称为“Ca Ong”(有“鱼先生”(Sir Fish)的意思) 。鲸鲨在墨西哥及大部分中美地区因为它们身上斑点形状,被称为“pezdama”或“domino” 。因为鲸鲨经常有规律出现在贝里斯堡礁(Belize Barrier Reef)靠近人心果群岛(Sapodilla Cayes)海域,所以巴西人称它为“Sapodilla Tom” 。鲸鲨在肯亚被称为“papashillingi”,这是因为肯亚人相信神将先令投掷在鲸鲨身上,所以它们身上才有那样斑点 。“marokintana”是鲸鲨在马达加斯加的称呼,意为“众多星星” 。印尼的爪哇人称呼鲸鲨为“gegerlintang”,意为“背部拥有星星的鱼” 。菲律宾人则称它们为“butanding” 。形态特徵鲸鲨是最大的鲨,是鱼类中最大者,通常体长9-12米 。最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最大达12,500千克,为鱼类之冠 。体延长粗大,每侧各具二显着皮嵴 。眼小,无瞬膜 。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 。齿细小而多,圆锥形 。喷水孔小,位于眼后 。鲤孔5个,宽大 。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港状 。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 。胸鳍宽大 。尾鳍分叉 。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 。鲸鲨拥有一个宽达1.5米的嘴巴,10片滤食片上内含了300-350排细小的牙齿 。鲸鲨拥有5对巨大的鳃,两个小眼睛则位于扁平头部的前方,鳃裂刚好位于眼睛的后方 。身体大部分都是灰色,腹部则是白色 。每条鲸鲨的斑点都是独一无二的,生物学家可以用来辨识不同的个体,所以也可以精準的判断鲸鲨数量 。鲸鲨的表皮有黄白色的斑点与条纹,厚度达到10厘米 。鲸鲨拥有2个背鳍,第1个背鳍比第2个背鳍还大,外观成三角形 。鲸鲨的胸鳍可以长达4.8米,尾鳍则长达2.4米,呈新月状,上半部比下半部还长 。鲸鲨的皮肤厚达15厘米,可以有效抵抗其他生物攻击 。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特大,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后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 。体呈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 。栖息环境生活于暖温性大洋海区的中上层,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区,分布大约在南北纬30°-35°的範围内 。也会有迁移行为,有时在北纬41°和南纬36.5°之间进行洄游 。在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较为常见 。虽然鲸鲨通常出现在近海地区,但其季节性的觅食活动偶尔会发生在几个沿岸地区,例如西澳大利亚的宁歌路珊瑚礁(Ningaloo Reef)、宏都拉斯、菲律宾的董索与八打雁(Batangas)及坦尚尼亚的奔巴岛与桑吉巴 。虽然鲸鲨常出现在近海,不过人类也曾经在沿岸、潟湖、珊瑚礁、河口与运河发现它们的蹤影 。人类也曾经在700米深的海域发现过鲸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