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薛氏


莆田薛氏

文章插图
莆田薛氏莆田薛氏,在唐末(五代十国),古兴化县薛廷辉家族繁衍壮大而成旺族 。薛廷辉任职于百丈镇使兼制游洋、都指挥使 。莆田白沙《狮亭薛氏族谱》记载:“薛廷辉始迁兴化者,作一世支祖为事实也 。,廷辉与弟廷节以镇地献于朝请建兴化军,乃卜居于镇之西吉宦,游洋(兴化之别称,初为军治、县为附郭)始祖自二公始” 。
【莆田薛氏】据《八闽通志》、《福建兴化县誌》、《兴化府志》、《仙游志》等史料考证,莆田薛氏皆为古兴化县薛廷辉之后裔 。有涵江区:白沙狮亭、江口、秋芦;仙游县:枫亭、菜溪、秀屿区:湄洲、笏石;另有荔城区:拱辰、镇海、黄石;城厢区:霞林、华亭、龙桥、凤凰山等及迁徙外地薛氏 。
基本介绍中文名:莆田薛氏
始迁年代:五代十国 宋初
始迁地:兴化县 吉宦
始祖:薛廷辉
历史简介莆田市莆田市史称兴化,宋朝979年建太平军改兴化军,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 。历299年;元朝改兴化路,历91年;明朝改兴化府,清沿明制,历543年;1448年兴化县撤併;1912年废府,初归厦门道1914-1969归泉州;1970建莆田专区,1983年成立莆田市;莆田县1983年析城厢区、涵江区; 2002年莆田县划为荔城区、秀屿区和湄洲管委会;仙游县不变 。今莆田市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一县四个区)和湄洲管委会 。兴化县兴化县(979~1448)设立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维持了470年(979~1448年) 。建县时人口17,800人,然而,撤销时,只剩300户461人 。明正统13年,即公元1448年(兴化县治游洋镇历334年、县治迁新县镇135年)被撤併回归莆田、仙游二县及福清、永泰部分 。虽为岩邑小县,却以其人文兴盛,豪俊颖异,与莆、仙二县并驾齐驱,素有“山中邹鲁”之誉 。薛氏家族莆田薛氏始居兴化县 。在唐末五代十国,福建长溪(福安)唐补阙薛令之之第八世孙薛廷辉(约930-980),为镇百丈兼制游洋 。据福清《积库薛氏族谱》记载,廷辉的祖父薛琄、父薛遵乃福唐(福清)漆坑人氏(薛令之的六世孙琄由福安迁福清),薛廷辉又由福清漆坑迁徙兴化,乃卜居于镇之西吉宦(今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与大洋乡) 。即兴化县清源西里(百丈镇在清源东里,居于镇西之清源西里吉宦) 。薛廷辉是莆田薛氏世系史料可考的始祖 。《莆田白沙薛氏族谱》记载:[(薛廷辉配偶)杜氏,生于清泰七年十月初五(940年),卒于太平兴国五年六月初一(980年)与廷辉合葬于琼瑶之北 。子二人:长峦、次岩] 。薛峦(958-1049),《八闽通志》记载[太平兴国五年(980)薛峦以进士甲科登第,累官至殿中丞] 。推官方烨为薛峦撰其志曰:[讳峦、字山甫,唐补阙令之之后,镇使廷辉之长子;胞弟岩、字庸甫 。廷辉为镇百丈兼制游洋,岩为清溪尉……] 。指出薛峦是唐补阙薛令之的后裔,薛廷辉的长子,胞弟薛岩 。
莆田薛氏

文章插图
莆田白沙薛氏族谱(始祖)注解莆田白沙《狮亭薛氏族谱》记载:同邑知州方次彭为廷辉之孙薛仕任(977-1037)撰其志云:[薛氏先世居于长溪(今福安),乃唐补阙薛令之之后 。至迁居游洋;都指挥使廷辉其大父(祖父)也、殿中丞峦其伯父也、清流尉岩其父也,廷辉献镇地请设兴化军……] 。知州方次彭为薛仕任撰志表述兴化县薛氏,(祖)先居长溪,薛令之之后 。都指挥使薛廷辉迁居于此(兴化) 。注:方次彭兴化县人,字公述 。宋皇祐元年(1049)进士 。曾任梅州知府 。官至朝请郎莆田白沙《狮亭薛氏族谱》还记载:太学博士郑廷芬为廷辉曾孙薛利可(1013-1067)撰其志云:[游洋之薛先世自长溪已为闽之巨族,唐补阙薛令之名重天下,传至六世得都遏使廷辉(加上令之、廷辉本人为八世),始居是邑再传而得殿中丞峦、清流尉岩……] 。这与福安、福清薛氏谱中所记载的辈分、排行相互一致 。注:郑廷芬兴化县人,大观三年(1109年) 进士,字国华 。官至成都转运使 。作品:《易索隐》六卷、郑运副奏议》五卷、《八行谕蒙》三卷、《覆集》二十卷 。依据福安《甘棠薛氏谱》、福清《积库薛氏谱》、《平潭任薛通志》、《福建兴化县誌》、仙游《枫亭薛氏谱》、白沙《狮亭薛氏族谱》等史料及各地薛氏族谱记载,宋代兴化县薛氏名人,基本能相互印证;在年间、名字、排行、官职上与《狮亭薛氏族谱》相吻合 。由此考证,福建莆田薛氏,是始祖薛廷辉之后裔 。薛廷辉的先祖来自长溪,肇迁福清后又析迁兴化,是薛令之的第八世孙、是闽东(宁德)薛氏始祖薛贺的第十三世裔孙,是莆田薛氏始祖 。注:兴化别名游洋、长溪即今宁德福安渊源薛氏远祖薛姓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 。......传至90世薛懿,薛懿,薛齐子,袭焉陵侯;薛恢,薛懿一子,任河东太守,号“北祖”;薛雕,薛懿二子,号“南祖”;薛兴,薛懿三子,晋河东太守,号“西祖;”薛雕(南祖)—徒—推—愿—琮—怀—训—薛贺福安薛氏始祖奚仲始第98世薛贺(梁光禄大夫)为河东南祖系,福建长溪(福安)廉村始祖 。薛贺—许—宝尚—德盛—法超—令之—国进—仲昌—仕材—轩—琄—遵—廷辉—峦、岩......福清漆坑薛氏始祖薛琄为福清漆坑始祖,子:遵遵子三:长廷辉、 次幼、三度廷辉:子二 长峦、次 岩(兴化清源西里吉宦今莆田市涵江区庄边与大洋地带)幼:......福清、平潭等地莆田薛氏始祖薛令之(唐补阙),传八世薛廷辉、兴化(莆田)薛氏始祖 。薛廷辉子薛峦、孙薛仕宾、曾孙薛利和......薛廷辉—峦—仕宾—利和—高—倞—清—元裕—梦能—......莆田白沙狮亭及外迁......繁衍播迁族谱记录了莆田兴化薛氏家族的荣耀和沧桑 。自薛廷辉“镇百丈兼制游洋”时,“献镇地于朝,请设兴化军,与弟廷节乃卜居于镇西之吉宦(今庄边),为兴化薛氏始祖 。”宋代兴化县薛氏家族承先祖而儒业,累代簮缨、肩摩踵接,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文武极至、盖豪世英,簮组相传、流芳青史 。有殿中丞薛峦,金紫光禄大夫薛利和,“武状元薛奕,驸马薛安靖,进士9人,特奏6人,乡贡13人,平寇13人,辟召3人,荐举11人,特选8人,纳粟1人,裘荫18人,虽爵禄勛名不无差等,而忠孝廉节各自补长 。”同邑名人如方公衮、郑廷芳、方晞道、方次彭、郑厚、刘克庄等为薛利和、薛利可、薛倞、薛奕、薛宁、薛季良等撰写志(墓)铭 。然经宋末至元、明之乱,兴化薛家“逃亡始尽,祠墓亦属荒墟矣” 。“赖有薛希元,明末重返故乡,既痛无家,尤思不祀,不忍远去,乃近居于里之西亭(今莆田白沙镇狮亭村)” 。薛希元为狮亭薛姓一世始祖,乃薛廷辉之嫡长系(廿一世),现已再传第十七世(莆田薛氏第三十七世),全村薛氏人口300多人(不含外地) 。正字王廷献为五世薛章撰志云:“薛氏自唐补阙令之而儒业,见重当时,后世肩摩踵接,以诗书匡辅人主,代不希见 。峦为殿中丞、利和为金紫光禄大夫、尤其表表者,......"知州方晞道为六世薛倞撰志云:“公承补阙令之余烈,累代簮缨、近世益盛,游洋巨姓惟薛与方、耳予虽有昆季连名之篶,独愧不如...” 。左枢密、宋抗金名将张浚为八世薛元封撰志云:“公以薛令之为十六世祖,令之为唐补阙,官高德厚、望重功宏 。以廷辉为八世祖,廷辉为镇遏使,畧远猷深、仁全义允 。自七世以下如峦如奕如利和如倞如安靖皆宋室名臣,政绩着于.....” 峕淳熙乙已岁秋日左枢密张浚撰明朝使臣、御史陈诚为十五世薛瑜撰其墓誌云:“薛氏自西蜀入凤翔,分支析派入长溪,神龙二年始,以闽人登进士始为补阙令之公,太平兴国有游洋镇使廷辉公,献镇地请设兴化军,而居其地自吉宦 。于是有殿中丞峦、侍郎宾、金紫光禄大夫利和公、兵部尚书防御使奕公、光禄大夫倞公、閤门宣賛尚公主安靖公、梅州太守珩公、转运使元肃公、学士元鼎公、...... 簮组相传、有宋独盛,盖不下百余人焉..." 。莆田《狮亭薛氏族谱》为寻根问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线索 。莆田市薛姓人口有万余,排50位,分布较广,主要在仙游:枫亭(霞桥、青泽亭、后壠)、菜溪(石峰村的石峰、清水、坑下),涵江:江口、秋芦、白沙狮(西)亭,秀屿: 湄洲(田厝)、笏石,荔城: 拱辰,城厢: 霞林、华亭、龙桥等地 。应皆为兴化县清源西里吉宦薛廷辉之后裔 。至元、明朝,族谱记载迁居外传有25人,失记有19人,所记7人亦遗略不全 。元代(十四世至二十世)族人纷纷外逃避难,谱记载相应残缺不全,但族谱记录一些迁移本市的前埭、枫亭等地 。族谱记载,第七世薛元刍(1202年特奏名,太常博士,古州司户)的胞弟薛元吉,字维安,生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乙亥六月二十日庚申,配虞氏,迁居枫亭,而枫亭认为薛镛是枫亭薛姓一世 。族谱记载:第十世镛公、字必庸,器之公之子,生于绍熙三年(1192)壬子九月十五日庚申,迁古冈(今广东新会),配游氏,子一、不详其名 。枫亭薛氏、湄洲薛氏:利和—章—蕃—琳—元鼎—穆之—铜—天需—鸾—楮、柚;谱载:“元鼎由清源吉宦迁居莆田前埭、穆之又迁吉了 。” 天需(1214-1259)配李又郑氏葬湘溪之南(新县镇) 鸾(1256-1298)字君立配彭氏母郑氏外迁葬地不详 。鸾:子二长楮、次柚(鸾带其二子已离开清源吉宦、莆田前埭两地,谱内无信息)迁吉了,又迁别地(迁枫亭、湄洲极大可能),有待考证 。注:吉了寨在治东南八十里华胥山下,前控南日,右引小屿,左带湄洲,迫临大海 。宋时建寨,名「击蓼」,亦曰「极了」,以莆地此而极也 。明置巡司,改吉了(自仙游潭边市徙此,亦曰蓼江巡司) 。国朝,司并淩厝汛,属兴化城守协忠门兼辖 。谱载外迁谱中记载兴化县薛氏家族外迁人员(省略薛姓)、年间、迁地 。张1370年生迁永泰二十三都茶坊弥1391年生迁居漳浦居理1225年生迁永泰九都居敬1229年生与子松、桧迁福唐海口今福清海口镇天祐迁长乐南阪镛1192年生迁古冈,镛字必庸器之子配游氏天祐1214年生携子居默迁惠安之樟坑 。居默1230年生迁沙县 。锺1191年生迁沙溪元吉1155生迁枫亭弥充进士授将士郎迁上都路兴州判官兼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元鼎由清源吉宦迁居莆田前埭、其子穆之又迁吉了天需1214-1259 配李又郑氏,鸾1256-1298 字君立配彭氏母郑氏行中1212年生迁福泉佩1116年出生迁镇江琴瑟俩分别1254年1257年生随父迁龙溪琼随玉行(潘)迁至潮州知所琪1116出生龙溪县尉瑞信迁长乐其父渭1086-1131道之1159生配吴氏迁潮州行义1232年生配黄氏子相俱迁枫亭兴之1165年生广南贸易行权、行经1240年生迁广州元深迁何岭元秋与子伟1180年迁广东之南海之方平村天以1212年迁福清泽岐世系莆田薛氏莆田薛氏1世—20世不含外迁始祖:薛廷辉子二峦、岩二世:薛峦子二仕宾、仕偕、士敏; 薛岩子仕任;三世:薛仕宾子:利和;仕偕子二 利用、利为;仕敏子二 利与、利行;仕任子利可;四世:薛利和子五高、立、章、充、交;利用子齐; 利为子应;利舆无子嗣; 利行子二唐、赓;利 可子二 奕、文;五世:薛高、立、章、充、交、齐、应、唐赓、奕、文;六世:薛倞、喜、蕃、享、晟、茂、荣、渭、淮、俊、杰仍、宁、容、守;......注:表中红色的为进士或名人,如武状元薛奕,驸马薛宁(字安靖) 。白沙薛氏涵江白沙狮亭薛氏是莆田(兴化)薛氏的一枝分支,约在1600年由古兴化(今庄边镇、大洋乡),薛希元只身迁往白沙狮亭,为狮亭薛氏一世祖;延续莆田(兴化)为第二十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