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乡


古坑乡

文章插图
古坑乡【古坑乡】古坑乡位于台湾云林县东南端,是云林县面积最大的乡镇,紧邻斗六市,属于云林四大生活圈的斗六生活圈 。区内山多平地少,山陵高低起伏甚大,林产丰富,盛产水果 。近年来以生产咖啡而闻名全国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古坑乡
行政区类别:乡镇
面积:166.6059平方公里
人口:35,000人
基本资料 古坑乡,旧称庵古坑,行政区管辖: 云林县
古坑乡

文章插图
经纬度:东经120.35度,北纬23.37度户数: 10,418户乡长 林慧如区划: 20村363邻民意机关: 古坑乡民代表会毗邻:斗六市、斗南镇;南投县竹山镇;嘉义县梅山乡、阿里山乡、大林镇历史沿革古坑旧称为“庵古坑”,1920年改称为古坑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四月,当时之古坑,属诸罗县(今之嘉义)他里雾庄(今之斗南)及斗六社分辖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诸罗县辖区建置,是时,古坑之疆域,属他里雾堡与斗六门堡管辖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台湾由一府四县三厅,成为二府八县四厅 。本乡则分属于嘉义县之打猫东顶堡(现在之民雄),斗六门堡,及他里雾堡所辖 。日据时代,古坑地区则属云林县出张所所辖 。民前十五年(日本明治三十年)(公元1897年)本县疆域内分设斗六、西螺、土库、北港办务署,隶属嘉义县 。本乡属于斗六办务署,分由斗六堡、他里雾堡、打猫东顶堡管辖 。自然环境 本乡位东经120度35分、北纬23度37分东为草岭村曲坑仔,海拔60至1,750公尺间 。衔接南投县竹山镇与嘉义阿里山乡,西为麻园村之新庄仔与本县斗六市、斗南镇接壤 。南为草岭村鹿仔与嘉义县梅山、中埔乡为邻 。北为棋盘村 。为本县辖域最广、山地最多之乡 。境内地形高低起伏大,区内山多、平地少,全乡田旱地仅五千余公顷,余悉为山林地,故林产丰富,竹笋、凤梨、茶叶、柑桔、百香果等闻名全省,全乡地质属第三世纪中新世上部南庄层及桂竹林层,主要岩石包括坚硬沙岩、灰色页岩、灰色沙质岩等,溪流沿岸地区,有为第四世纪洪积层岩者,土壤主要由黄色灰化土与砂砾构成,属砂质壤土,粘性不大,土壤反应近于中性,因受地形与坡度影响,各处土层不尽相同,大体上坡度较缓之处其土层较厚,而较陡之斜坡则因沖刷之故土层浅薄 。产业资源 耕地面积五千余公顷,位于海拔60-100公尺之间,耕地50%为台糖公司所有,种植原料甘蔗,其余种植水稻、柳丁、柑桔、麻竹、凤梨、咖啡等均很合适 。林地面积一万余公顷,属云林县经济农场地约五千公顷,均位于海拔100-1,750公尺间,主要作物为麻竹、桂竹、孟宗竹、杉木等 。麻竹笋产量曾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近年外销萎缩,耕作面积日渐减少,影响人民生活甚巨 。九二一大地震前,乡民以农为业收入少,生活习性仍呈保守现象,九二一后在政府极力推动产业观光,乡内除原有剑湖山游乐世界外,另新开幕剑湖山王子大饭店,大华山(华山、华南、桂林)庭园咖啡店,已成为全国休闲、观赏夜景的好去处 。交通“国道”三号(福高)斗六交流道(260)古坑系统交流道(269,连线台78线)台78线:东西向快速道路古坑交流道台3线:斗六市- 古坑乡- 梅山乡县道149甲:斗六市- 古坑乡县道158甲:斗南镇- 古坑乡- 竹山镇县道158乙:斗南镇- 古坑乡县道149号:梅山乡- 古坑乡- 竹山镇教育 高级中学私立福智中学 初级中学
古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