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空洞( 三 )


臭氧空洞

文章插图
臭氧空洞 研究发现 , 核爆炸、航空器发射、超音速飞机将大量的氮氧化物注入平流层中 , 也会使臭氧浓度下降 。NO对臭氧层破坏作用的机理为:O3+NO→O2+NO2 , O+NO2→O2+NO,总反应式为:O+O3→2O2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影响解释 , 认为当太阳活动峰年(即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期)前后 , 宇宙射线明显增强 , 促使双电子氮化物(如NO2)与O3发生化学反应 , 使得奇电子氮化物(如NO3)增加 , O3转换为O2 , 从而破坏了臭氧层;
臭氧空洞

文章插图
臭氧空洞科学解释大气动力学解释认为 , 初春 , 极夜结束 , 太阳辐射加热空气 , 产生上升运动 , 将对流层臭氧浓度低的空气输入平流层 , 使得平流层臭氧含量减小 , 容易出现臭氧洞 。一般认为 , 在人为因素中 , 工业上大量使用氟里昂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常 , 氟里昂是比较稳定的物质 , 然而 , 当它被大气环流带到平流层(16公里~30公里)时 , 由于受太阳紫外线的照射 , 容易形成游离的氯离子 。这些氯离子非常活泼 , 容易与臭氧起化学反应 , 把臭氧(O3)变成氧分子(O2)和氧原子(O) , 从而使臭氧总量减少 , 形成了臭氧洞 。
臭氧空洞

文章插图
臭氧空洞本来 , 在离地20公里~30公里的大气层内 , 是臭氧集中分布的地带 , 称作臭氧层 , 太阳辐射透过这层大气时 , 大量的臭氧吸收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辐射(0.20微米~0.30微米波段) , 大大减弱了到达地面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强度 。然而 , 若臭氧层的臭氧含量大大减少 , 则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减弱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会增大 。从医学上来说 , 较短波的紫外线辐射杀伤能力最大 , 能杀死细胞 , 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 如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 , 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 , 产生突变体 , 导致人类的皮肤癌 。强烈的紫外线还可以穿透海洋10米~30米 , 使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降低四分之三左右 , 抑制浮游动物生长 。人们一旦了解了臭氧洞的危害和形成原因 , 相信会对臭氧洞演变的预测和防止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
臭氧空洞

文章插图
臭氧空洞在臭氧层内各地分布不均匀 , 世界三极地区即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 臭氧层微薄 。某处臭氧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等于在屋顶上开了天窗 , 如果减少到正常值的50%以上 , 人们形象地说这是个臭氧洞 。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 , 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南极臭氧洞2000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 超出中国面积两倍以上 , 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 。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洞 。图中覆盖在南极上空如同兰色水滴的就是就是卫星观测到的臭氧洞 。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 , 终年被冰雪覆盖 , 四周环绕着海洋 。1985 年 , 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1977-1984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 , 有近 95% 的臭氧被破坏 。1985年前南极臭氧洞大小和深度 , 大约以两年为消长周期 。现状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前不久宣布 , 到2000年10月 , 南极上空臭氧洞的面积大约为2900万平方英里 , 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 。从NASA发布的图片上可以看到 , 臭氧洞像一个大的蓝水滴 , 完全罩在南极的上空 , 并延伸到南美的南端 。臭氧空洞增大的速度是惊人的 , 特别是近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有恶化的趋势 。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 , 在过去10-15年间 , 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 。1987年10月 , 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 , 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