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话


黟县话

文章插图
黟县话【黟县话】黟县话(yixianhua),是徽州的一种重要方言,是主要分布于黄山市黟县的方言,在2007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
基本介绍中文名:黟县话
外文名:Yixian County dialect
主要分布于:黄山市黟县的方言
时间:2007年
概要相信大家对黟县应该不陌生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西递宏村用它宽广的臂膀欢迎着四海宾朋 。就像全国各地的许多方言一样,黟县话也有着她独特,原始的魅力 。漳河是黟县的母亲河,它贯穿于整个古黟小镇 。顺着漳河水往上走,就可以到达宏村 。所以当地人称去宏村为“上季联(“宏村”旧称“季联”)” 。再者,沿着漳河水往下行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黄山市的市政府所在地——屯溪,当然,这就被称为“下屯溪” 。类似的说法还有:进山 。黟县话共20个声母、29个韵母,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 。其中声母、声调多与国语接近;中古“泥母”和“来母”字区分清楚,没有氏n、1混读现象(“论”字唯一例外);古全浊塞音、塞擦音、擦音多变成清声母 。黟县方言的韵母与吴语较为接近:《广韵》鹹摄(“甘”、“敢”除外)、深摄、山摄、臻摄三等、曾摄、梗摄的古鼻音尾消失(“阴”、“盲”等少数字例外);鼻音韵尾只有一个,儿化音变收尾等 。渔亭镇人口流动性大,渔亭话同纯黟县方言有所不同 。渔亭话也有n、1声母,但互有混杂,区分不明显,现隶属黟县的柯村、美溪、宏潭三个乡,原分属太平(今黄山区)、石台两县,语言同黟县方言也有所区别 。古代通摄合口三等见组字“供、共、胸”等,黟县话和渔亭话,都念成舌叶音声母,美溪、柯村、宏潭话则读舌面音声母 。黟县方言中,“到”除作动词使用外,还可以作介词“把”、“替”等使用 。表示程度,不用副词“很”,而多用“老”,如“老早(很早)”、“老重(很重)” 。表示感觉的程度,黟县方言用“生”字,作用相当于国语“很”字,如“生瘦(很瘦)”、“生酸(很酸)” 。黟县方言歌谣《送郎》简介:几百年来,徽州男人走出大山,外出经商,诞生了令世人惊叹的一个重要的团体------徽商 。但是留在深山里面顽强支撑家庭的徽州女人们,可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关于徽州女人的传说故事太多太多了,就一个贞节牌坊就可以讲很多很多故事----- 。但是今天我整理出来的这首民谣《送郎》,描述了一个妻子送即将出远门的丈夫,哭唱出的一段词 。“送郎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叫郎困下点添,今夜枕头两边热,明夜枕头热半边来凉半边;送郎送到上厅边,拍拍上厅叫郎坐下点添,今日上厅两天坐,明日上厅坐一边就空一边;送郎送到窗门前,推开窗门望青天,求得青天落大雨,留我郎再歇一日添;送郎送到后门边,望得后门一株好石榴,摘得石榴给郎哥吃,吃得石榴好回头 。示例告似幺 ------乾什幺客丝 --------去死逛夺(第二声) --------滚蛋贺导囔 ------好多人恩告似幺咩通------你搞什幺名堂biú辣抠------不要理他恩似不似憋踏------你是不是变态啊响克高------我想回家切(第一声)-----钞票喝不喝塞------好不好玩送嘎------上街不哟jiè------不要走跨鼎------快点鹤奶腻幺特耶------怎幺这幺讨厌克似乃供似幺------他在说什幺嘛喝样gá------没有用的魏似幺------为什幺送梦------上网蹦(第三声)短(第二声)-----笨蛋似经派-------神经病吃晚饭------- [qie]路谎("[ ]"代表音标)吃早饭------- [qie]铁拱注:黟县话中像“不”、“他”、“来”、“去”、“爱”、“幺”等字,其后的韵母有独特的发音,用拼音无法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