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

文章插图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主要内容简介:在《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丛书中,驻外大使们通过讲述自己在驻在国的亲身经验,以系列丛书形式,向公众系统介绍世界各国风土人情,从而帮助上海世博会参观者了解外国展馆和更多展馆外的美妙故事,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他们通过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打开饱览世界之窗,让旅游者和读者在尽享各国秀丽的自然景色、精彩纷呈的风土人情、色彩斑斓的名胜古蹟和引人入胜的奇闻异趣的同时,也能深受良风益俗和文明亮点的启迪,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
基本介绍书名: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
出版社: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页数:193页
开本:32
品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潘正秀 何承伟
出版日期:2010年8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545205657, 7545205650
基本介绍内容简介《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孔雀之国·印度》:2010-2011版印度旅游指南作者简介潘正秀,193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和北京大学东语系印地语专业 。1961年进入外交部,1978-1993年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印度、菲律宾和印尼使馆工作 。1994-1998年任中国驻汶莱使馆参赞,2001-2003年任外交部西藏事务办公室参赞 。现为中国一汶莱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东协协会理事、外交部老干部笔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媒体推荐介绍世界,游览必备 。——外交部外交笔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是一套与众不同的精品丛书 。身为外交官的作者们,不仅熟悉绚丽多彩的祖国,而且也十分了解卓越多姿的外部世界 。他们用一本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打开饱览世界之窗,让旅游者和读者在尽享各国秀丽的自然景色、精彩纷呈的风土人情、色彩斑斓的名胜古蹟和引人入胜的奇闻异趣的同时,也能深受良风益俗和文明亮点的启迪,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出版《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把我们的一批外交官动员起来了,写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国家,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世界,这非常号,等于是把不为人知的宝藏开发了出来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图书目录出版说明 致辞 序言 印度概况 谈古论今话天竺 印度在哪里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繁杂的种族和语言 寓意深刻的国旗 饱含深情的国歌 设计别致的国徽 象徵纯洁的国花 美丽华贵的国鸟 印度经济在崛起 灿烂文化显示辉煌 两大史诗影响印度数千年 印度人的宗教情怀 多姿多彩的印度舞蹈 电影王国——宝莱坞 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别具一格的礼仪 名目繁多的节日 斑斓服饰艳色彩 色彩艳丽的纱丽 印度男装以白色为主 鼻环:印度妇女的独特饰物 既美容又避邪的“吉祥痣” 社会剪影万花筒 阻碍社会和谐的种姓制度 世上最大的贫民窟 神牛的天国 奇特的乡风习俗 繁花似锦众都市 古今交相辉映的德里 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 印度的“西部门户’孟买 印度的“汽车之都”钦奈 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 令人神往印度景 “印度旅游”蓄势待发 令人心醉神迷的泰姬陵 印度最大的王宫——红堡 规模宏大的胡马雍墓 雄伟壮丽的贾玛清真寺 造型雄伟的古特伯高塔 风格别致的莲花庙 印度最大的阿克沙丹神庙 印度有两座“印度门” 气势宏伟的总统府 收藏丰富的国家博物馆 庄严肃穆的甘地陵 不熄的长明火:尼赫鲁纪念馆 古老雄伟的阿格拉堡 雄伟壮观的“胜利城” “粉红之城”斋浦尔 印度教圣地瓦腊纳西 印度佛教的三大圣地 世界精粹:阿旃陀石窟 神奇秀丽的象岛 “东方雅典”:马杜赖 岩石神庙:马哈巴利普拉娲 构思奇特的太阳神庙 克久拉霍:奇妙雕塑之城 别具匠心的石像公园 新婚蜜月胜地——果阿 中印友谊万古传 中印两国情深谊长 泰戈尔的中国情结 永久的丰碑:印度援华医疗队 中印传统友谊的象徵:玄奘纪念堂 中国公民赴印度须知 印度景点一览表 旅游贴士序言我对印度这个国家嚮往已久,对印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习俗甚至妇女服饰莫名其妙地早就有一种朦胧的兴趣 。记得1954年10月,我在南京市第五女子中学读书时,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携其爱女英迪拉.甘地首次访问中国,我不知怎幺灵机一动,写了一篇自命题作文《欢迎你,尼赫鲁总理》 。当时我是一个中学生,还谈不上论述中印关係的古往今来,但在文中我对印度走在街上大摇大摆的大象神态及妇女身着纱丽如何婀娜多姿的情景作了一番非常肤浅而又零星的描写 。没想到四年后,我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习期间,被外交部选送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印地语(与英语同为印度官方语言在印度北方地区使用) 。当时我还纳闷,我被选送去学习印度的语言与我中学时写过《欢迎你,尼赫鲁总理》那篇作文是否有关 。回想起来,这只能说是我瞎琢磨 。数年后,谁还知道我曾写过有关印度的作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