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焉知非福

焉知非福(寓言故事)【寓言故事 焉知非福】焉知非福一词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常与塞翁失马连用 。古时候塞上有一位养马的老翁,有一天他的马不见了,而在一年之后带了一匹小马驹回来,小马驹长大之后老翁的儿子试着去骑,却被马驹甩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 。之后塞外发动战争,到处都在徵兆壮丁作战,老翁的儿子因为残疾而免于一战 。老翁的邻居们一连几次都根据眼前事情来判断老翁的遭遇是祸是福,而老翁却有着“焉知非福”的思想,预料到之后事情的好坏 。故事流传至今,后人便用焉知非福来比喻一时受到损失不一定是坏事,也许之后会因祸得福 。另有同名专辑 。
基本介绍中文名:焉知非福
原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边界险要之处;

寓言故事 焉知非福

文章插图
翁:老头:老人 。塞翁:边塞的老头儿 。失马:丢失马 。焉知非福:怎幺知道不是好事儿呢?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解释:“福祸相倚” 。既不以福喜,也不以祸忧 。古时候,塞上有一户人家的老翁养了一匹马 。有一天,这匹马突然不见了,大家都觉得很可惜 。邻人来安慰老翁,老翁并不难过,却说:“谁知道是祸是福呢?”邻人以为老翁气糊涂了,丢了马明明是祸,哪来的福呢?过了一年,想不到老翁丢失的那匹马自己又跑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可爱的小马驹 。邻人们纷纷来道贺,老翁并不喜形于色,却说:“谁知道是祸是福呢?”邻人又迷糊了:白白添了一匹小马驹,明明是福,哪来的祸呢?小马驹渐渐长大了,老翁的儿子很喜欢骑马 。有一次,老翁的儿子从马上摔下来,竟把腿摔折了 。邻人们又来安慰老翁,老翁十分平静地说:“谁知道是祸是福呢?”邻人这回不响了,心想,儿子瘸了腿,怎幺可能有福呢?过了一些时候,塞外发生了战争,朝廷徵集青壮年入伍 。老翁的儿子因腿部残疾而免于应徵 。应徵的青壮年大多在战争中死亡,老翁和他的儿子却免于难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 。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